标签:
育儿教育社交独立性失误总结 |
分类: 新浪亲子推荐文章(旧版) |
如今孩子快两岁半了,带孩子的过程是喜忧参半,如今看着她兴奋的投入到对外界的探索当中,也看到很多同龄孩子的对照,我认为我带孩子我还是没有做好,都说妈妈进步一小步孩子进步一大步,可是我自己还是有很多惰性,也有许多自己任性不愿去战胜的,造成这样的结果我自己也还是比较清楚和无奈的,总结一下失误有以下几点:
1.怀孕时做胎教不认真甚至不太相信,那时虽说每天听音乐和孩子说悄悄话,可是告诉她的还很少。后来和更多妈妈交流发现有些孩子懂事早说话早的很多妈妈做胎教很认真,从怀孕后自己做什么事都和孩子汇报,发现了什么都会讲给肚子里的他听。
2.孩子刚出生给予孩子的爱太多,那时心情是很惊喜的,看到孩子健康出生也很满足,全部对分娩的惊恐、压抑都转变成对孩子无尽的爱,那时孩子一哭我就很担心,所以小时候让孩子嚎啕大哭很少,抱的很多,然后孩子半岁前自己感觉做不到和孩子唱独角戏似的不停讲话,所以这些启蒙做的也少。因为让孩子自己哭自己停止少,抱得多,孩子对我依赖特别多,独立性一直没有锻炼,特别在情绪控制后来表现出来有很大问题。
3.年轻妈妈带孩子总是对孩子吃饭、把尿把拉抓的不紧,不像老年人在这方面经验很多,孩子一般在一岁钱这方面就可以建立独立性和自信,早早自己对吃饭有很强自觉性和概念,老年人爱给孩子穿开裆裤,孩子早早会自己蹲下尿尿和拉,心里也很喜悦自信,孩子要心智成熟发展,这些生活基本能力要尽早独立起来,自己有概念才是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孩子吃饭,尿拉总是被大人谴责,总是尿裤尿床,满心挫折,他是自信不起来,对生活的抗拒和认为自己是小孩,就需要照顾的观念也很难去除。
4.年轻妈妈很喜欢带孩子扎堆交友,还有就是讲究穿衣和买好玩具等,这也有个度的把握,也会对孩子有影响,生活是不是就是扎堆聚会,生活全是一张嘴吗,并非如此,生活需要每天洗洗涮涮,需要每天做家务整理,需要去采购家用,需要学习思考工作,需要规律休息,社交也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还有我感觉我自己的社交沿袭了我自己的任性,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对其他社区邻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交往少,我看到不少社交有主动性和良好习惯的居然是老年人带出来的孩子,他们带孩子见到人就喊“叔叔阿姨好,爷爷奶奶好”等,他们带的孩子手里拿了吃的会在周围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走一遍问,给你吃,给你吃,客气很大一圈,让人感到孩子礼仪和习惯、品行很好,而且这些孩子和孩子也会主动玩,和成年人老人都会交流。我想年轻的妈妈比较难给孩子养成这个习惯,有时自己克服做到了,孩子又没有要求或者教不给孩子,足见到老人带孩子的很多好处。在穿衣买玩具方面,老人都是能自己做就自己做,玩具更是强调就是土沙就很好,这样也是不错的,毕竟强调的孩子玩真实的物品,而且孩子在玩具方面有点缺失,他才会珍惜和专注,如果提前给买很多玩具,孩子破坏玩具,喜新厌旧是很自然的。
5.看到孩子打架该怎样,这一点新妈妈很多做的比较好,会给孩子讲很多道理,有的老人会推搡着让孩子去充霸王,你打我我也打你,你抢我的,我就要抢回来誓不罢休。我会给孩子讲道理,也许是一次孩子被别人抢了水枪,对方又用水枪打她的头我很伤心也担心,每次遇到打架抢东西我都让孩子退让一些,时间久了孩子个性也很怯懦软弱,所以因为担心安全而全是退缩也不对,因此也造成孩子不是小霸王,却离大方得体的另一个方向偏离很多,不卑不亢真是一生中对任何一个人不好把握的道理。
6.妈妈和爸爸的教育口径不一致造成矛盾,妈妈总是带孩子比着细致,吃上怎么保证营养均衡,穿上怎样得体舒适,社交上怎么保证不交到以后没办法长久观念基本一致的朋友,育儿上怎么面面俱到,苦口婆心很辛苦,可爸爸会认为对孩子付出这么多,天天陪着看着吃看着穿看着交友看着学习是溺爱,他们似乎更希望孩子是丢到一边就长大,不闻不问就成才,没人疼爱还长得五大三粗,开始我也是反反复复自省我是不是溺爱,后来我发现我自己有时用心用力用爱太投入容易滑入到溺爱,而男人的这套理论并非完全为了孩子,他们是因为在家一家之主,以他为中心,女人围着他期盼着他成才成功的地位改变了,女人的期望大多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注视他的眼光也没有更多暗示期待了,他们不适应,他们反对我们天天陪伴孩子是因为他们在暗示给他们更多关注和关爱。而且他们看到孩子哭闹就想用巴掌就想呵斥是因为他们没做好准备,对孩子爱没有准备好,他们自己也没有修炼好教养好,耐心非常不足,他们要求粗放管理孩子某种程度可以促进孩子的独立性和坚强,可是很多时候是自己不想用心操心和细心。我们要想办法兼顾,而不能完全跟着男人的意思对孩子严厉、粗鲁、呵斥和不闻不问。我们都希望孩子坚强独立硬气,可是我们并不需要粗燥不敏感不伶俐的孩子。生活中很多强壮的人却不能给人以温暖,不善解人意,以自我为中心,粗燥大咧,我们拒绝如此,我更希望孩子细腻温暖伶俐,享受更感性生动的生活。而把握细腻、亲和
7.管理孩子的紧与放很难把握,我们如果做得不好,孩子会养成不好的习惯,这就需要用情感交流来建立管理和相处的纽带,我是学习管理的,也做过管理,孩子刚到家里做了新成员,在某种最初交流上就像你作为管理者在招聘和新人第一次交流,你给的信息可能直接决定他进入单位后如何表现,还有他今后都将如何做,孩子刚到家也是如此,如何建立次序与爱的环境,让孩子愿意在你的眼光注视下做好,愿意和你成为好朋友,愿意爱这个家并且为自己和家而骄傲,为自己的生命而努力探索。
8.我们给孩子爱太多,很容易造成现在小气鬼越来越多,因为孩子在家,大人给了很大空间自己做主,甚至孩子都敢于参与爸爸妈妈讨论和家庭事务,有时孩子周末要去哪要干什么,全家就照办,这是大人用心良苦,想培养孩子更多主见给他更多实践决策经历。可是孩子在家的空间也成了小霸王。小伙伴来了,玩具不给,好书不给,好吃的抢。甚至大人的朋友来了,也敢于给脸色,捣乱,不让妈妈爸爸分心给别人。我们要给孩子这么多爱吗?这样给孩子培养主见的环境对不对?不对,我们和孩子永远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最自由民主真实和谐的家庭是男人,女人,孩子都要有自己独立空间,爱好和生活,互相谦让配合也互相独立,有什么事每个人都要有意见,意见不一致可以辩论说服达成一致。不要生造出孩子在家是最重要的,什么都是按他的办,或者造成大家对男主人言听是从。
9.还有个失误就是妈妈忙着给孩子找各种伙伴,各种玩具图书DVD,早教机构都不如静下心来自己陪孩子教育孩子,孩子最喜欢跟随妈妈。
似乎要总结批评的还很多,真是一言难尽,育儿是最复杂的工作,可是我们生活只有一次,无法返工,给我们压力很大,也给我更多乐趣和新奇。但我认为每个父母应当相信培养一个大方自信,爱心善良,亲和易于交流,积极智慧的孩子都是大家追求的基本目标,其他就合着天性去选择自己未知精彩生活。我们一起期待明天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