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今年的年怎么过?
(2009-01-19 12:21:19)
标签:
寻根育儿今年的年怎么过年俗鞭炮照相馆 |
分类: 原创-生活记录 |
看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让我们回想起以前的许许多多年,真的是时光如白驹飞驰而过。
小的时候听到过年就很快乐,虽然只有大年初一拜年是和伙伴自由出行,其他全是听爸爸妈妈的安排;虽然只是收到五角钱压岁钱,年后还会被没收;虽然只是新捡了姐姐的一件衣服,穿着还很大;虽然就是放几毛钱几元钱的鞭炮爸妈都叹息哪哪都要花钱;虽然只是吃上妈妈做的炸虾片,年糕和土豆......
上大学和独自在外乡拼搏时,新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孤独,因为新朋友不像发小的朋友那么随意、融合和默契,偶尔也有和新朋友们逛街、吃麻辣烫、喝酒和旅游的快乐记忆。
恋爱后的年都是甜蜜的,提出的要求无论是新衣、美食还是美景似乎都可以兑现,人的欲望、眼光也跟随着膨胀、漂浮了。
如今步入婚姻,做了妈妈,孩子两岁多了,孩子带来的忙碌、压力和责任让我们两个人都一下沉回地面,日子恢复了本来真实的模样。尤其家乡很远,孩子也小,无法回乡过年,要说最有滋味的年一定是回乡过的,所以有时路过订票点看到很多人排队买票,感觉他们挺幸福的。
今年的年该怎么过呢?我仔细盘点一下,我想也会是有滋有味的年,这要感谢我们国家丰富的年俗可以让我们自由选择和享用。而且也一定要认真的过,要让年的滋味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影响,让她记住传统的年文化,将来我也有希望可以和她共享意见一致的和平年。
1.年底总是要总结和计划的,《2008年我的故事》总结已经写过了,计划似乎在心里若隐若现,也许是有点忙碌,一时还没有清楚。现在孩子还小,再大些我就可以问她的总结和新年计划愿望了。
2.打扫卫生,这是很必要的,而且乐趣很多,要彻彻底底的打扫,也好像对自己的心绪有了一个条理。而且还给孩子起了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3.买年货,这一项和小的时候真的不能比,现在商品供货渠道四通八达,很少家庭为了过年屯肉、屯菜、屯油、屯水果了。我们也就是买些鞭炮、年画、礼盒和干果、糖和速食食品,当然每个人很希望拥有的东西现在不用下那么大狠心就轻易买了。只是因此买年货也有没有了明显的特殊模样。
4.照全家福,我想这是年轻人家庭很少做的,我提议每年我们还是找个照相馆照全家福,虽然家里有很好的数码相机和自拍功能,可似乎就是要去照相馆照才有个年味,也许是小时候家里每年都赶很远的路去照相给我的习惯吧,不过很多照相馆对全家福这个没有多少利润的市场没多大兴趣。
5.给家乡老人寄钱,写信,寄照片,每年我们虽不很富裕,但是两家老人每年每一边至少寄1000元是没有间断的,同时再寄个卡片,寄些全家照,孩子的照片,孩子画的画什么的。
6.装扮,就包括装扮居室,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这都是每年都做的,当然把好看的布艺都换上,还有就是对人的装扮。小的时候过年孩子一定扎蝴蝶结,点美人痣,擦红脸蛋的,如今我也想给孩子这样的讯息,要想装扮现在的方法已经很丰富了,但是点美人痣我很坚持,感觉孩子点上美人痣各个像可爱福娃。
7.准备红包和神秘礼物,如今孩子什么都不缺,想要什么自己还不知道,大人都已经买好了,所以老年人带孩子都讲究给孩子最少的东西,什么东西孩子没张口要就不要给,年轻妈妈总是着急启蒙孩子,什么益智玩具,超前的读物全部备齐,所以神秘礼物现在越来越难,孩子的记忆也会很淡很不在意。红包也很为难,越送金额越高,都把大人的应酬社交的重量都放在给孩子红包上了,可为难了大人们,这么多钱真的给孩子,孩子有概念吗?孩子的经济信息需要多少合适?这个压岁钱收还是不收呢,我打算给孩子的神秘礼物就是和孩子好好画几幅画,做几个小手工,真实的陪陪她。红包打算给她很多硬币,她最喜欢的是做摇摇车和储钱罐,硬币价值不多,但是它的响声和孩子收藏装进储钱罐的心情很不一样,不过这些钱一定要洗的干干净净。
8.还有就是洗邋遢了,“有钱没钱洗头过年”,这个传统大家都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因为中国传统年俗有个讲究初一至二月初二都不要剪头,所以年前洗头洗澡剪头这些就很重要,让人有焕然一新,精神抖擞的感觉。
9.说到这已经感觉和年越来越近了,似乎我们已经该抱着鞭炮出去放炮了,如今我家在鞭炮上开支一直比较控制,就是买个几百响,再买些孩子看热闹的彩珠筒和花火炮就可以了。毕竟在新年节约和安全都很重要。
10.一切就绪,也放过了开响炮,接下来开始准备热热闹闹,隆重的年夜饭,可是我是很懒了,一般年夜饭都愿意出去吃,赶着7点多回到家看春节联欢晚会,不过餐桌上无论除夕还是年间,都是鱼肉、元宵、饺子、肉团子等等都不少。其他就是看餐馆有什么好的吸引了。
11.“春节联欢晚会要开始了,快点过来!!”我家还是很重视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虽然现在山寨春晚、相声晚会喊得热热闹闹,我还是习惯看我的中央台的,有人说你土不土,土就土吧,这就是习惯和欣赏的吧。孩子平时睡的早,可这一夜看我们看春晚的兴奋劲也会熬到比较晚,守岁熬夜我们很多年没有这样了,也许是生活比较静比较孤独吧。守夜似乎要有一大群亲戚朋友性趣相投,兴奋所至。
12.大年三十晚上12点钟声敲响时,给家里打电话,给朋友打电话一直延续,只是现在人们之间情谊似乎更需要距离,很多电话变成了短信祝福,很多祝福甚至就是在网络即时聊天工具里留个言就完成了,有时完全是陌生人也会在新年里互相倾诉祝福。和家里人电话有时也就是网上视频聊天,真不知道以后会什么样。
13.大年三十总是年里最让人期待,感觉也是年里的高潮环节,之后大年初一人就没那么雀跃了,大年初一一般是要再吃元宵的,就是要新年团团圆圆。还有就是新年串门,拜长辈,只是现在越来越少,有时在社区里遇到也不一定拜年,而是笑笑或低头而过了,有时你去拜了也没人回访,也不是感叹人情淡薄,可能这个年代生活就需要这样的距离才能让人减压和享受到痴痴追求的自由感吧。
14.初一之后的时间,现在就有更多的形式,走亲戚,走朋友,逛街赶折扣,逛庙会,上网聊天,出去旅游,还有的喜欢去图书馆充电,有的愿意做志愿者为社会贡献热心等等。
15.好好吃、睡觉、打牌、打麻将、打游戏、看大片、逛街、散漫一下,也有的一直忙碌压力下的人群选择这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