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早教合适吗?

(2008-06-17 16:55:2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育儿

教育

早教

发现母亲

思考早教

当宝宝睡着时,我就抽时间学习早教知识,看是看了不少,可是实践起来却很不容易,尤其我不是学教育学或幼教专业的,但是我想我有我的经历、经验和自己的个性优势,我只能尽力发挥了。

很多书都说孩子在三岁以前,一天不止一天的潜力,一年不止一年的潜力,如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一书中说“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人生的头三年是在组装大脑。人存在着一个比性本能更为本质的智本能,因此,孩子的一年决非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于十年。”所以我感到自己压力很大,但是我又要做到压力不能传递给孩子,既要给孩子良好的影响,又不能干扰她休息生活的规律,更不能让她感到学习游戏不快乐,我知道要实现这一切最自然的就是依靠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家庭全员配合与参与,需要爸爸妈妈严格身教,兼顾言教。我在实践中发现当环境适宜,亲子交流良好,孩子身体健康,比较有安全感时,事实确实如蒙台梭利所说,孩子对于游戏、学习和劳动并没有什么区分,而且会非常专注,忙碌于一件又一件“劳动”,持续很长时间也不累不离开,确实如此,对于她来说做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满足自我实现和探索的过程。她会每天都有无限动力去探索,对于益智游戏是百玩不厌,非常专注,反复重复直到游戏已经非常熟练。比如藏猫猫可以玩大约一个小时,比如向盒子里投币可以连续练习几个月。这是向我指引了良好的早教方向吗?当我提供给她适宜的游戏空间和帮助就在一步步实现优秀的早教吗?我想还不完全是。还是一步一回头的总结再调整吧。

在宝宝半岁前,我特别注意宝宝体能方面,时常带她做被动操,洗澡,还有按摩她的腹部和鼻侧,甚至自己学习到的宝宝健身操,小儿经络什么的知识都用上,在宝宝睡前给她按摩。在智力和情商方面更多还是通过与她轻轻对话唱歌,拿玩具逗她来完成的,环境我也是细心布置了,比如在她视力范围内贴画、挂鲜艳的物件等。由于我一个人带孩子,精力体力有限,我还要分配更多时间摸索宝宝的饮食喜好和口味,还有更多清洗、收拾和日常护理,所以我感觉我自己还没有摸索太多适合宝宝风格的影响方式,不过我比较心细,而且对宝宝倾注的爱和感情非常深,所以我和宝宝在交流上还是进展很好,对于宝宝的变化和关注点还是积累在心里了。由于那时主要在冬季,在接触更多人群,加强交往上比较弱,还有音乐影响比较不规律,观察不细心。

半岁后到一岁间,我的奶量不足,慢慢断奶,先是白天减少次数,再到八个月时完全断奶,宝宝小病多起来,期间很多精力在摸索最适合宝宝的衣食起居的安排,比如宝宝成功过渡到自己睡睡袋,这样不容易着凉,不容易被大人的活动惊醒。宝宝各时段都几点睡,慢慢形成规律。宝宝各个季节盖多少被子、穿多少衣服可以又保暖又不出汗,这些各季节的睡袋和加盖的一层被盖质地是否舒适,是否有清洗备用,宝宝睡着前双手是否可以活动,腿是否可以适度活动等。吃饭就是摸索她的饭量,希望不要味到满饱,开始尝试做更丰富的食物,发现宝宝很爱喝咸汤,所以有条件每天都给她喝,宝宝半岁前我给她穿衣服相比较周围小朋友多,所以从天暖以后留心给她减衣服,尽量少穿,可是天冷的毛背心,天暖时小背心或肚兜还是坚持着。从身边一点一滴留心,这样坚持下来我和宝宝的默契越来越好,生病慢慢少了,要是生病我也可以自己总结出原因,发现问题和注意事项,大多数情况都不用着急跑去医院了。宝宝从爬到走,活动量越来越大,吃得更香,睡得更快,宝宝也变得越来越开心,对生活很兴奋,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也是惊喜不已。这期间把很多早教方案和宝宝的生活日程表结合起来,却发现每个宝宝需要妈妈细心观察,为她特制活动内容和标准,所以定期调整游戏和活动内容,还是有自己的心得,但是比起早教中优秀宝宝的标准还差不少,我知道很多方面我都是蜻蜓点水,没有经验,不够用心,更没有留下宝贵记录,不过我坚信宝宝还小,很快可以追齐的,重要的是妈妈的坚持和不气馁,和宝宝一起不断进步。

如今宝宝步入幼儿期,变化是日新月异,以前几天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飞越还可以记录下来,比如什么时候会两指抓物,什么时候会退着走,什么时候会蹲一段时间等,如今变化很快很没规律很容易被妈妈忽视,集合的表现也很让妈妈吃惊,比如会说的词还没多少,却已经会在无聊时哼哼曲调,突然模仿电视跳舞了,突然很会玩乐器玩具,突然对筷子也可以比较熟悉了,突然和妈妈的朋友开始热情交往,突然反复练习帮妈妈扫地等等,不胜枚举。我知道我需要花费更多心思了解和帮助宝宝,我也在接触更多宝宝的抚育者中发现很多经验。

在宝宝基本护理方面不用说,日常交流中大家都在互相促进,可是健康护理需要个性定制。

宝宝教育方面,如语言教育、习惯培养、环境的制订、敏感的发现、特殊喜好的观察、运动能力锻炼、社交影响、更多智力情商的激发等就更要因人而异,那么是不是妈妈付出越多,对孩子提高越大?是不是妈妈学历越高,孩子收获也越大?是不是妈妈自我实现成功越大,对孩子的教育越准确?是不是年轻妈妈带孩子一定优于老年人带孩子?是不是精力旺盛的妈妈带孩子,一定比体弱、懒惰妈妈好?是不是知道的知识越多,对孩子的教育越正确?是不是报早教专业机构的孩子一定胜过自然玩耍的孩子?是不是给孩子买更多玩具图书就更聪明?......这些问题太多了,可是我发现答案是都不一定。付出多可能成为干扰或怂恿;学历高可能不会教育,甚至低看孩子;妈妈成功越大,也需要理解深刻的爱去兑现教育孩子;年轻妈妈带的孩子很有可能不如老年人带的孩子习惯好;精力旺盛的妈妈也可能让孩子误读生活,或有控制孩子的习惯;教育可以说无章可循,需要你的真爱和大智慧,知识越多,如果不能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知识根本运用不到孩子身上;报了早教班,如果爸爸妈妈平时不用心,不和孩子真诚交流,孩子只是感觉被动地定期多适应一次爸爸妈妈的社会活动。给孩子买了更多东西,如果孩子没有用心玩,妈妈没有引导专注,很多和几件的意义差不多,关键是孩子持续专注的玩。

这些结果让妈妈气馁吧,不用这样,其实你只要自然安排好有利于孩子的环境,让孩子自然发展,你用行动和语言告诉孩子自然、真实、健康、积极的生活内容和意义,你实践自己责任内的劳动,并帮助她模仿你,用你的身教来表现给孩子适宜的生活习惯,这个生活习惯不要刻意追求成功、享乐、风光、消极避世等等,只是在你能力所及范围内做好自己,所以不要完全放弃自己的娱乐、爱好、交友、感情和事业追求,可以请家人帮忙安排一小段时间给自己,期待将来的日子,你和宝宝共同成功,而非牺牲一方,然后用欣赏、赞美的眼光观察你的宝宝的飞速发展,当她需要你帮助时,你要不厌其烦的重复,当她需要你约束时,你要狠下心说不,当她穿越敏感期、受挫、遭遇不安全经历等情况时,你要花很多时间,哪怕是几个月的周到的爱坚定她的自信,当宝宝希望探索更多时,你要大胆的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体验。所以妈妈精力充沛、知识丰富、谦虚好学、勤快真诚、快乐为孩子付出、自我实现成功并可持续等都是非常好的条件,都可能促进你成为很棒的妈妈,可能培养出出色的孩子,你一定要确保你给宝宝呈现的你的生活方式,和教给宝宝的习惯要永远可以持续下去,不要为了宝宝表演,或只是宝宝幼小时暂时的热度,或当面一套背着宝宝就松懈,你完全可以把朴实、有成功有挫败、有激越有舒缓的真实生活展示给她。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收获长辈的经验和关爱就更好了,因为很多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都收获很多人生经验,他们有着一些更动人的优秀习惯,普遍比年轻人更坚强、勤劳、吃苦耐劳、爱国、执着、负责任等,这些都是很难得的品质,很值得家族珍惜传承的。如果有条件与早教专业机构交流那对孩子肯定更有利。

以上的条件说起来很简单,可要是付诸实施,并和孩子的天性结合起来,让很多道理和优秀因素影响到孩子,并发生效果并不容易,这是一项坚忍的工作,我要尝试一下,而且是快乐的投身其中,我不是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天才,只是我认为自己具有不断完善的精神,又有一定文化水平,更有优越的母教大环境,有关如何做妈妈的书,如何培养孩子的书越来越多,我们不应该只从知识条件中享受自我满足和喜悦,还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做好我们的天职,那就是让后代更加完善,让他们的生命更加怒放和幸福,我记得鲁迅夫妇留下记录在他们育儿时曾感叹如果有人将育儿全过程和经验记录下来供他人参考将是一个善举,确实如此,抚育孩子并不等同于用知识教育孩子,用知识解释孩子的成长,很多老妈妈带了很多孩子,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优秀,有的健壮,有的生性破坏,有的好吃懒做,一事无成,有的却优秀感人。很多年轻妈妈都只是做着用知识武装的头脑配合或指点老人带孩子,自己基本不多付出精力和时间,所以早教对老人对年轻妈妈们都好像没有规律可以运用,似乎是很神秘的事情,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在全力以赴,甚至有的家庭两代人都为一个梦想中的天才无私的奉献,就是因为宝贝是我们的梦想,她极具魅力,让我们情感细腻,多苦多累也兴奋不已,我就是一直处于情感亢奋的妈妈,我是一直自己带孩子,没有保姆没有老人帮忙,我的感触和经验很深刻,我的观察很细致,我的记录很真实,可以贯穿护理、游戏、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全过程,只可惜小文自出生以来到一岁五个月我事务很多,小文睡下时我也非常疲惫,更多是流水帐式记在博客中,现在小文独立许多,我也轻松一些,我有能力把现在和今后的故事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应该有更多人可以实现这样的记录。妈妈们,你们一定和我想法一样,我会认真记录下来这些心得,你感兴趣吗,你也在实践吗,那你们一定要贯穿孕育、分娩、婴儿期至幼儿期的全过程的重要注意事项、情感经历和习得,这将是宝贵、可借鉴、值得欣赏的生命资料,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推荐网站:http://www.myshuwen.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