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上看到了一个圈友,告诉我儿子上了本一线,但与预期目标相差较远,所以孩子不接受,想复读,家长也心情不好,觉得受了很大的打击。
他的情况与很多圈友博友相似,这两天我收到很多这样的留言,因为没达到预期的目标孩子大人都倍受打击。
我想起了去年儿子的高考。
去年的24日,儿子的高考分数下来了,我犹如被暴风骤雨淋湿了翅膀,彻夜眼眠。半夜,忽听到楼上儿子房间里传来“咚”的一声响,我吓坏了,生怕儿子想不开做了什么傻事,悄悄地上楼在他的房间门口在静听了一会儿,什么动静也没有!返身下楼回屋却更睡不着了。于是抱着枕头又上楼,打开他的房门,小声地自言自语:外面好热,进来凉快一会。其实我是说给儿子听的,怕他撵我出去。
躺在儿子的床边上,与儿子背对背,感觉儿子象熟睡了一样没动静,我赶紧也假装睡着,均匀地出着气,眼睛却又不听话地流着泪,尽管那时我的眼睛已经病得很厉害,看东西都看不清楚了。
心里一直在想那一声是什么声音,后来也想问儿子,可一直没问,后来我想明白了,一定是儿子为自己的成绩难过擂了一下床板的声音。
我和儿子背对背,各自把难过留给自己,把坚强留给了对方。我知道他那一夜肯定也没睡,因为从第二天他红肿的眼睛里我已经看出,尽管他在我面前总是那样的坚强。
第二天上午,儿子说要出去,他说有一个同学考得好要请他吃饭,并安慰他。
我很不解,自己没考好,居然能接受考得好的同学的安慰!儿子平时的成绩可是班上的第一啊!
儿子告诉我,这个同学平时成绩不太好,当时的目标是本三,如今他考取了本二(比儿子少几分),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胜利。自己失败了也要为同学的胜利祝贺啊。
就这样,大度的儿子收起了失败的眼睛去和同学一起喝茶,去给同学送去祝贺,也接受着同学的安慰。我一直在想着这个一个见画面:两个大男孩,坐在咖啡馆里,一个自己藏起自己快乐去与朋友分担痛苦,一个忍着自己悲痛去与朋友分享快乐,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所以,有时候真的很敬佩儿子这种大度。
下午儿子回来,情绪明显好多了,他告诉我说,同学的爷爷对志愿很有研究,他爷爷说,本二也有很多好专业,只要用心去研究。于是我的心一下子轻松许多。
后来我常想,同样是上了本二线,有些人很开心高兴,有些人很难过悲伤,这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定的不一样,高兴的原因是结果超过了目标值,悲伤的原因是结果低于了目标。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就比别的孩子目标要高吗?
昨天再读于丹的《论语感悟》,对其中的一句话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说是目标就是一个点,很难正好达到。而方向则是一个大致范围,可以有一个夹角,
偏左10度偏右10度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如果我们把孩子人生的目标换成一个人生的方向,是不是就容易达到了呢?
后记:很多考生及家长向翅膀咨询志愿的事情,好怕你们把翅膀当专家耽误了孩子。其实,翅膀只是多看了一些志愿的资料而已,是想为那些六神五主的家长多出点主意,而最后的主意还是要你们自己拿的。
建议选择专业之前一定先确定一下孩子的性格取向,可以参照下表:
霍兰德职业倾向自测量表1(在表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打勾,最后统计打勾的数字)
霍兰德职业倾向自测量表2(在表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打勾,最后统计打勾的数字)
霍兰德职业倾向自测量表3(把前两表的数字相对应地加起来,最高的数字就是自己大致的性格特征)
确定好性格特征取向以后,再参照下表选择相应的专业:
了解孩子性格与专业适合度1(理学类)
了解孩子性格与专业适合度2(工学类)
了解孩子性格与专业适合度3(政治、经济、法学、教育类)
了解孩子性格与专业适合度4(文史类)
了解孩子性格与专业的适合度5(农学、医学类)
了解孩子性格与专业的适合度6(管理学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