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膀心语:这几天因回重庆没上网,现在在重庆一家网吧里上网,看到各位圈友博友给我的留言,感到好亲切。尤其是08届家长,很开心看到你们乐观的心态。因时间太少无法一一回复,但翅膀会一直挂念着你们,愿意与你们共享快乐,共担忧愁!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们记住了很多的名字:敬礼娃娃,一个从废墟里刚被救出来就给救援人员敬礼的三岁小男孩;唱歌女孩,为了不让救援人员着急,在废墟下面唱起儿歌的六岁女孩;比如英雄小班长,地震来临时自己已逃生出来,但却又几次返回去救出两名同学,使自己被砸伤的九岁男孩;比如可乐男孩,一个从废墟中出来后就喊着:叔叔,我要喝可乐的阳光乐观的大男孩。还有被比喻“摘下自己的翅膀,让你飞翔”的老师张米亚;用自己的身体护住讲台底下的四个学生的老师谭千秋老师;还有,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家里,用自己的乳汁哺乳九个孩子的警察妈妈……
大难有大爱,在大灾难面前,我们看到太多这样感人的故事,听到太多这样感人的名称。每听到这样的名字,就会让人想起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
在这次灾难中,还有一个老师出了名,网民们还给他起了绰号:范跑跑。名字有些搞笑,但他的行为一点也不好笑,甚至有些可恶。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给孩子们上课,感觉到地震的刹那,他一个高儿地蹦到了学校操场上。等他的学生们反应过来是地震时才陆续跑出来。后来学生问他,老师为何不告诉我们一声,而自己先跑了的时候,这个老师竟振振有词地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后来还专门写博客坚持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范跑跑”的行为自然遭到了网民的痛打和不耻,并在网上对其进行了道德审判,有些人强烈认为这种人有辱老师的名称,已不适合再做教师,认为应该开除。但也有些人觉得网民们谴责他有些过份,理由是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面对考验的时候都是英雄。而我看这些网民们还算对他客气了,依我,应该叫个范不耻,范小人,范垃圾,范懦夫或范什么的,至少也应该是一个范逃逃!
平生最恨的事不是别人做错事,最恨的就是做了错事死不承认,还舔不知耻地强词夺理,做了坏事无悔恨之心,还振振有词。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正是心虚的一种表现。很不幸,自以为是的范跑跑就是这样一个最令人恨的人。
是的,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自由,但是,当你选择了某些职业时,比如教师,你就意味着要失去一些自由。因为,你要站在讲台上啊,你自己这样的行为再如何正面教育孩子呢?
马克·吐温曾说,人类是懦弱的种族。因此,要真正承认懦弱,必须相当有勇气。还不错,昨天在网上终于看到了范跑跑面对孩子良心有不安的感受,我情愿相信,他心口不一,内心还是不会象他所说的那个理直气壮吧。
更可气的是这个范跑跑竟然还是北大毕业生!以前曾在儿子就读的高中校园里看到这样一个标语:今天我为学校荣,明天学校为我荣。而今天,北大肯定会觉得以有这样的学生为耻了吧!
除了范跑跑,还有一个郭跳跳!说是在凤凰台专门为“范跑跑”事件做的一期专题节目中,一个姓郭的著名时事评论家面对范跑跑的行为的评论时义愤填膺,措词激烈,甚至有些暴跳如雷,实在有失风度。有些网站又为此提出,如果让你选择,范跑跑与郭跳跳你会选做谁的选择题让网民们选择。要我说,绝不做范跑跑!也不要做郭跳跳。对于不良现象你可以不耻于他,暴跳如雷并不能表示你更勇敢更正直更站在正义一边,有句话说得好,有理不在声高,你跳什么呢?
这两天一直在听一首成龙唱的歌《生死不离》,放在这里,我想让范跑跑和郭跳跳都来听听,我保证如果他们听上十遍以上,绝对是范跑跑变成范不跑,郭跳跳变成郭不跳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