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完型填空复习之我见(转石斌老师)

(2006-04-10 09:51:47)
高考完型填空复习之我见
   关键词解释:
   context (语言环境/语境):
   a. words come before or after a word, phrase, statement,
      etc.helping to show what its meaning is
   b. circumstances that sth. happens or in which sth is to be
      considered
   语境指的是
   a. 某一单词或词组前后的能反映出它意思的其他单词、词组或句子;
   b. 某事或某物发生的环境或应该考虑到的环境或背景。(此解释详见牛津
                                                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语境(context)一方面指的是某一设空选项前后的单词词组和句子,同时还包括这些单词词组和句子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表达意图,同时也包括他们所描述的故事背景或是意义背景,它们都会选项起非常强烈的限制作用。
 
   高考中完型填空这一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对文意、词义和词汇句型的分析及判别能力。
 
   我们先看看该题型的一些特点:
1. 语境理解占20个小题的大部分。有些选项如果在不考虑语境的情况下填上去是没有什么语法错误的,但是于它们所在的语言环境却是完全讲不通的。换句话说,要做好这个题目首先得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读懂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故事性文章当中还得推理文章当中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或行为举止。也就是说,做题时必须充分考虑语境,单纯地考虑语法词汇是不可能把这个题目作好的。
2.考查的词类范围较广,主要考查有实际信息含义的词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等,其中动词和名词倍受出题者青睐;当然,该题也会考查一些虚词,如介词、冠词和连词,但是体现出过渡、衔接和逻辑推理关系的连词是重点。
3. 长句和复杂句式有增多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比较扎实的语法基础,善于句子成分的分析。
 
   如何在距离高考60天的时间里提高该题型的得分率呢?我认为,注重训练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是最好的答案。这里我给大家一些小建议(纯属个人观点,请大家保持批评态度):
1. 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最好是能够熟读甚至背诵一些英语文章。注意文章的结构、大意、过渡方法、词句段落的逻辑关系、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作者和人物角色的态度等。说的简单点,不要单纯地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上,更重要的是这些字词句所传达的语义信息。我认为,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从19课开始是比较适合高三学生的熟读和背诵的;同时,高三课本当中的文章也值得大家去学习背诵。其次,掌握两钟基本的科学阅读方法skimming和scanning,争取在考试时赢得更多的分析思考时间。
2. 学会分析句子成分(三种基本句式我将在文末附上)。大家在复习过程当中要特别注意分词做状语和定语的用法,定语从句的用法,名词性从句的用法,还有常见的插入语。另外,注意一些非常规的表达方式,如倒装句和状语前置(放在句首或句中比方说这个句子:There won't be, if any, too much water in that lake.)。
3. 注意做题的步骤:
a.拿到题目后不要先慌着做,先把整篇文章看完,弄清文章结构和大意;
b. 读第二遍,仔细分析每一空所在的语言环境,分析作者的态度和角色的心理活动,分析复杂句式和长句。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先丢到一边再说。
c. 在已经把文章读了两遍的基础之上,我们对文意和作者的态度都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因此,第三遍阅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认真分析语境,从各个方面去考虑每一个空的最佳选项,把没有完成的题目完成。
d. 第四遍,检查且纠错。
有些学生认为时间不够,主要是因为阅读速度太慢。另外,在时间分配上,考生有大约18分钟的时间,只要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应该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4.掌握一些针对性的解题技巧:
a. 基础类题目:主要是词汇类题目和语法类题目,它们一般与文章的内容没多大关系,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但是还要学会灵活运用
b. 词义辨析类题目:一是要知道所给选项的细微差别,二是要将这些词填入空格结合上下文看是不是符合文意,三是要懂这些词的引申义或是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和感情色彩。
c. 语境分析类题目:很多题目的答案其实在文章当中的其他地方已经出现了的或是将要出现的,只要细心总是可以找到的,有时是直接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是间接的。这就要求考生必须能够前后兼顾,总体上去把握整篇文章。
  
   总之一句话,这个题型能否取得高分与阅读能力有着根本的联系,复习的重点必须着眼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附:三种基本句式:
1. 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其中谓语是必不可少的,而主语则是可以省略的,宾语属于谓语的一个部分。谓语的核心部分是谓语动词,它有时间上的变化——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时间上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动词是不是谓语动词。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完成体、进行体和主被动语态都不属于时间上的变化。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简单句的各个成分往往是可以由一个词或短语充当的,并且这些成分可以带上一些附属成分(定语、状语)。
如: The young man died last night.
   ---died的时间是过去,是唯一的谓语动词,young是man的
      附属成分/定语,last night是died的附属成分/时间状
     
2. 复杂句/复合句:有些时候,句子当中的某一个或多个附属成分由从句充当(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甚至于由一个从句直接去充当句子成分(名词性从句),这种句子就是复杂句。但是大家可能注意到一点,这种句式中有时态变化的却可能是两个或更多,但是谓语动词绝对只有一个其它有时态变化的都是从句的谓语动词。关键一点就是看这些时态变化的动词前是不是有名词,并且这个名词如果做它的主语意义上是不是讲得通;另外,从句总是有一个引导词的,尽管某些引导词可以省略。
如:a. The man who stole my money died last
      night.
       --- died 的时间是过去,是唯一的谓语动词,who
           stole my money 是附属成分/定语从句
    b. What he needs now is your comfort.
       --- 这里的needs和is都有时间变化,但是is前无名
           词,即缺主语,也就是说what he needs now 便
           是主语从句,is是唯一的谓语动词。
3.并列句:这类句式往往都是由多个简单句或复杂句并列而成中间都有连词连接。大家必须知道一点,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共同点是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但是并列句因为是由多个简单句/复杂句并列而成,所以就不存在谓语动词的数量问题了。
如:He stood up, looked around and then lay down
   again.
    这里出现了三个有时间变化的动词stood, looked和lay,它
    们分别属于并列的三个简单句,只不过说三个句子的主语都是
    he所以后面两个省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博客录
后一篇:108个多音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