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看
中国大学与世界及亚洲一流大学的差距
中国高教评估杂志
张晓鹏 中国校友会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评委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班牙“因特网实验室”新近推出的“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对该排名的方法论和排名结果做了分析,指出只有在国际化、网络化方面领先世界的大学才能谈得上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大学首先要“冲出亚洲”,才能最终“走向世界”。
关键词:大学排名 国际化 网络化 世界一流大学 亚洲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迈入网络化社会。网络化也将使世界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有鉴于此,西班牙“因特网实验室”最近公布的“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引起了全球高教界强烈反响。
西班牙“因特网实验室”是西班牙高等研究理事会(西班牙最大的公共研究机构,覆盖了所有的知识领域,其地位大致相当于我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院和工程科学院的总和)下属的科学文献信息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1996年开发了一种叫做“赛伯计量”的电子期刊,使用超文本链接作为文献引文,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引文报告。他们认为网站能更全面地反映研究人员的活动和成果。网站提供了利用非正式学术交流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传统纸质出版物中是无法获得的。正式的论文也在网络出版,保持了同行评议的高质量标准。很明显,电子期刊比其传统对应物更便宜,而且网络潜在的读者群比以其他方式进行科学交流的读者群要大得多,目前强调的“公开访问”为位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所打开了接触科学知识的大门。近年来,该实验室每年1月和7月按照机构网络域名的网络测量指数编制世界大学和研究中心的排名。本来2005年7月他们公布了一个排名,但由于该排名所依据的几个主要的搜索引擎在此后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所以11月他们又特地重新收集了相关的数据,编制了一个新的排名(在11月份的最后一天公布)。这个新排名与以前的排名的主要差异是从2000所学校扩充到3000所学校,这样很多新的国家至少有一所大学上榜;另外各大洲的分组有所调整,例如将亚洲国家从亚洲和大洋洲国家这个组中单列出来;还有就是他们准备将基于网络的数据与非基于网络的数据进行比较。
“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及权重
指 标 说 明 权 重
规模 使用四个搜索引擎(Google,Yahoo,MSN ,Teoma)计算出来的网页数量。 2/7
可见性 由Yahoo和MSN搜索引擎所获得的一个站点所接受到的外链接的总数量,反映网络影响力,类似于论文引用。 4/7
富文本文件 利用Google搜索站点的pdf、ps、doc和ppt文档(这些特殊网页与研究成果的出版密切相关),合并计算其总量。 1/7
“因特网实验室”强调,他们的排名不是要为学生比较和挑选学校所用,而主要是供学校在制定学术和科学研究政策时参考。“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的目标是评价各大学及研究中心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被用来分析的单位是学校的域名,因此只有那些具有清晰可辨认的域名的大学才在考虑之列。他们分析了世界上9000多所大学的域名(参见表2)。“因特网实验室”指出,如果一所学校的网络表现低于其学术上卓越的期望水平,大学当局应当重新考虑他们的网络政策,提高他们电子出版物的量和质。
表2 “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的研究对象
大洲 国家(地区)数 大学数
非洲 60 198
美洲 52 3,251
亚洲 50 2,551
欧洲 56 3,216
大洋洲 27 83
根据新版的“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前20名全是美国的大学,它们依次是: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密西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洛杉矶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芝加哥大学,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旧版的前10名详细情况可参见本刊第176期)。英国剑桥大学排在第21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排在第25位,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在第41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排在第49位,其余进入前50名的也都是美国的大学。也许,由于目前英语是世界网络强势语言,加上美国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这一排名并不奇怪。不过,如果看一下在亚洲地区中国大学的相应排名(参见表3),或许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检讨。
根据“基于网络的世界大学排名”,整个中国有22所大学上榜,其中台湾11所,香港6所,但大陆只有5所,日本有16所大学上榜,而且排名都比较靠前。以色列有7所大学上榜,也非常引人注目。此外,土耳其和泰国各有4所大学上榜,韩国有3所大学上榜,新加坡和印度各有2所大学上榜。如果说美国是靠英语这一网络主要语言占据了这一排名较为优势的地位,但从亚洲大学的排名来看这却并非主要因素。我们中国大陆的大学不仅要向日本的大学学习,而且也应当向以色列、土耳其等亚洲小国的大学学习。从中国大学的三项指标看,“规模”和“可见性”排名都较为落后,但“富文本文件”排名相对靠前。例如复旦大学的综合排名,分别是全球第732名,亚洲第51名和中国大陆第5名,其三项指标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是第887名、883名和125名。由此可见,我国大学在网络的各方面建设都要努力,尤其是要在网页的容量方面和网页与外部网络的链接方面要花更大的力气,这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必需,因为当今世界是国际化、网络化的世界,也只有在国际化、网络化方面领先世界的大学才能谈得上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的大学,就像足球一样,也只有先“冲出亚洲”,才谈得上“走向世界”,目前应当做更扎实的工作,尽快走到亚洲前列。
表3 基于网络的亚洲大学排名
亚洲排序 大学名称 所属国家(地区) 世界排序
1 东京大学 日本 83
2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121
3 庆应义塾大学 日本 132
4 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 以色列 148
5 台湾大学 中国(台湾) 170
6 以色列理工学院 以色列 183
7 京都大学 日本 190
8 名古屋大学 日本 192
9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 211
10 北京大学 中国 213
11 东京工业大学 日本 247
12 大阪大学 日本 252
13 筑波大学 日本 276
14 特拉维夫大学 以色列 280
15 东北大学 日本 289
16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295
17 首尔国立大学 韩国 316
18 魏茨曼理学院 以色列 328
19 (台湾)交通大学 中国(台湾) 334
20 北海道大学 日本 362
21 比尔肯特大学 土耳其 380
22 清华大学 中国 389
23 本古里安大学 以色列 401
24 九州大学 日本 429
25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 434
26 广岛大学 日本 445
27 韩国高级理工学院 韩国 455
28 巴伊兰大学 以色列 458
29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 479
30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 481
31 成功大学 中国(台湾) 482
32 中东理工大学 土耳其 485
33 联合国大学 日本 508
34 神户大学 日本 513
35 立命馆大学 日本 554
36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 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