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委员会 |
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依据与市场
刘 尧 中国校友会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评委会委员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评论研究所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4)
中国的大学“排名”由来已久,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政府一直对大学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划分重点大学与一般大学;国家、部委、地方大学;综合、多科、单科、职技类大学;公办、民办大学;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职技型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其他大学;有研究生院、无研究生院;有博士授予权、有硕士授予权、有学士授予权大学和专科学校等等。这种“排名”目的主要是为国家管理高等教育服务的,虽然不排出具体的名次,但对社会、高等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影响很大,产生了明显的导向作用。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等学校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其教育质量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反映大学教育质量的大学排名自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国家大学“排名”的做法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在国家不主张进行大学排名的背景下,许多民间机构进行的大学排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对中国大学排名的争论,涉及如何正确看待的问题,也就是要对中国大学排名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中国大学排名是也?非也?本文对其历史、依据和市场进行探讨。
三、大学排名的市场:主体与顾客
1.大学排名的主体:谁为大学排名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名评估基本上是由中介机构进行的,在中国目前也基本上是民间机构实施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民间机构大学排名的出现,是中国大学评估制度的一大进步。与官方相比,民间机构对大学排名,更为客观、公正。中国从1987年到2004年大约有15家单位的众多学者,在对大学排名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大学评估指标体系,使大学排名更趋科学、客观。从实践进程来看,非官方中介机构的大学排名信息服务的发展,显示出中国传统由政府垄断的领域,正开始并逐渐被非官方的各类中介机构的混合供应所逐渐取代,这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也有利于形成中国大学教育领域复杂而有效的制度安排。[11]与中介组织相比,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缺点在于机构庞大,科层制控制、命令和作业方式对多变的需求和供给信息缺乏敏感性,不适于提供与用户需求关系密切的多样化的性服务。当然,政府有代表公共利益的优势,也有提供规则服务的优势。因此,政府在利用非官方中介机构优势的时候,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关心信息服务的可信度和公正性,努力建立在契约基础上而不是命令基础上的,兼具分权与集权要素的多样化新型组织关系模式。[12]从契约论的角度来说,适当制度基础的形成,有待于大学排名有关各方,即消费者、社会机构和政府之间的交互关系形成比较一致的共识,从而使三方面的行为受特定规则的制约,以形成良性结构及动态关系。
2.大学排名的顾客:谁要大学排名
对于国内有关机构开展的大学排名,教育部有关人士曾表示:“第一,我们不搞任何排行榜;第二,我们不赞成任何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活动;第三,我们尤其不赞成不实事求是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大学排行榜。”而作为被评头品足的对象,目前国内大学对有关机构的排名大多持不理会、不认同的态度。也有一些大学甚至表示强烈反对,如网大每年的排名结果推出后,都受到不少大学的质疑。西安交通大学就曾明确向网大提出,由于不承认其排名的科学性、客观性,因此不参与排名。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排名结果也曾在广东高等学校中引起了很大反弹,不少高等学校都在公开和非公开的场合提出异议。[13]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和高等学校似乎不需要大学排名,那到底是谁需要大学排名呢?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许多民间机构热衷于各类型各层次的大学排名。其实不然。大家知道,一个完整的大学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必须包括两个方面:[14]一是内部质量监控:即大学内部的自我评估与监控系统,它偏重于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二是外部质量监控:即由官方或民间专业权威评估机构,其中包括由政府教育管理机构,或以专业人士为主要构成的中介机构(包括大众传播媒体),对大学教育的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估,它以结果评估为主,注重社会对大学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大学排名就是由有关评估机构通过对大学办学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等指标的调查而做出的一种评估。从本质上看,大学排名是大学教育质量监控的必要手段,大学排名信息服务以特别的影响方式牵动着方方面面:从大学教育消费者和投资者(学生及用人部门的企事业、政府)、提供者(大学)到管理者(政府部门);它对成千上万“购买和消费”大学服务和产品的“顾客”的选择发生影响。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大学排名是大学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大学教育的受益者个人和社会所需要的。其所以出现大学排名需要者隐退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大学排名自身不完备不科学和人们对大学排名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参考文献
[1]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综述[DB/OL].http://www.edu.cn/2002.9.11
[2][3]未名.我国首次评价普通高校80个一级学科[DB/OL].http://www.edu.cn/2002.10.14
[4]2003年第一届中国大学排行榜评选活动介绍[DB/OL].http://edu.tom.com,2004.12.6
[5]未名.我国首次完成211工程大学人均效率评价[DB/OL].http://www.edu.cn/2002.12.12
[6]未名.我国首次MBA、EMBA选优大排名[DB/OL].http://www.edu.cn/2002.12.10
[7]吕嘉.《中国大学评价》简介[DB/OL].http://www.edu.cn/2002.9.11
[8]董秀华.对我国大学排行实践的回顾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90?95)
[9]未名.大学排名是非之争:有无营利嫌疑 是否科学合理[DB/OL].新华网,2003.6.1
[10][11][14]刘尧.大学为何要排名[J].教育与现代化,2004.1(64-69)
[12]陈幽泓 毛寿龙.大学排名的制度分析[DB/OL].http://wiapp.myetang.com,2003.5.11
[13]未名.追问大学排名(下):民间的排名可信吗[DB/OL]. 新华网,2003.6.13
校
后一篇:大学排名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