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别让有毒化妆品毁了你的脸
文/晓高
杭城美容院发现有毒化妆品
杭州的陈小姐是个爱美的姑娘,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到杭州一女子护肤健身有限公司进行美容护肤,美容过程中,陈小姐接受美容店工作人员的推荐使用“美韵风情抗敏修复系列化妆品”,随后持续使用了该化妆品大约一年的时间。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容的结果竟然差点导致毁容。
原来,2007年1月陈小姐到外地出差,暂停使用该化妆品两天后皮肤就出现了红症、干燥、脱皮、怕光、怕热等症状。回杭后,她到医院求诊。医生确诊,她得的是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
和美韵公司交涉无果后,陈小姐遂到浙江省卫生厅投诉,并向卫生厅工作人员提供了所用的该系列抗敏爽肤水1瓶。该产品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进行检测后发现该产品中含有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的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据了解,这是迄今为止浙江省发现的首例有毒化妆品案。
今年7月,浙江省卫生厅组织在杭的省、市、区三级卫生监督机构先后两次对某公司所属的正在营业的的17家连锁店进行了检查,并将该公司的部分样品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送检的产品中,美韵风情洋甘菊抗敏系列化妆品——爽肤水、抗敏精华素、抗敏面霜、抗敏舒缓褪红面膜四个产品中含有“地塞米松”,修复面霜含有“醋酸氢化可的松”,去痘水含有禁用物质“氯霉素”和“甲硝唑”,而且含量都很高。
同时被检出含有“地塞米松”的还有杭州某美容工作室供顾客使用的“抗敏保湿面膜”。
激素化妆品有很强的依赖性
卫生专家介绍,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俗称“皮肤鸦片”,属化妆品严禁添加的成分,糖皮质激素本身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代谢,使用添加了地塞米松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的化妆品,消费者最初会觉得皮肤明显变好,但长期使用不仅会造成依赖,使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变薄、变黑,还会导致皮炎甚至各种疾病,严重伤及皮肤很难治愈。如停用后会出现红疹、干燥、脱皮、怕光、怕热等症状,要治愈激素依赖性皮炎,需要长期在皮肤病专科大夫的指导下用药,近几年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此类病人明显增加。
另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抗生素属处方药,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获得,作为化妆品是严格禁止使用抗生素药物的。但氯霉素、甲硝唑这些抗生素价格低廉、副作用大,但使用短期内表面看有一定的效果,不法商家为达到宣传效果、牟取暴利,将这些成分加入到化妆品中,损害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使用了添加抗生素的化妆品后,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异常表现,因此患者本人难以发现。然而,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具有潜在性,当使用者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时,体内很可能已产生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甚至全身性的损害。
更为严重的,本次检查中涉案化妆品中违禁药物的添加量颇高,消费者作为化妆品长期、反复、大剂量使用,将引起严重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更可怕的是如果停用,过敏症状会反弹甚至加重,造成皮肤变薄发亮,色素沉着,表皮萎缩,存在毁容的趋势。卫生监督机构提醒使用了上述产品的消费者,立即停用,一旦出现红疹、发痒、发烫、脸部红肿等不适,立即去专业的皮肤病医院进行诊治。
如何远离化妆品皮肤病
所谓化妆品皮肤病,是由于应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病及皮肤附属器病变,主要症状如皮肤红斑、丘疹、脱屑、粘膜干燥、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最常见的化妆品皮肤病是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此外,不洁或被污染的化妆品还可引起皮肤感染。
卫生监督机构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到美容院做皮肤护理,不要使用宣称具有“抗敏;防敏;柔敏;舒敏;缓敏;脱敏;褪敏;改善敏感肌肤”等功能的产品,希望消费者能提高卫生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不要相信虚假广告
部分化妆品的广告、标签、说明书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如有的以消费者的名义介绍产品,有的以某些权威专家的名义发布没有广告标记的化妆品广告,吹得神乎其神,令消费者难辨真假。其实,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该多方面考虑,不要只看广告和说明书。
正确使用优质化妆品
在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必须谨慎使用适合自己皮肤的品种,一定要到正规商场购买,切勿轻信在路边叫卖的化妆品,尤其要识别已变质的化妆品。在每次换用新品牌或新产品时,最好先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在耳后或前臂内侧涂上准备使用的化妆品,连续3~7天,如果没有其他过敏反应,则可以使用。此外,已经开封使用的化妆品要妥善保存,避免污染,要根据说明书上的要求保存。在使用时先洗手,已经取出而未用完的化妆品不要再放回瓶中。每次使用后要密封瓶盖。
重视皮肤的防晒、保湿、清洁
尽量避免紫外线直射,屋里屋外都应防晒,选择既防UVA(紫外线A),又防UVB(紫外线B)的SPF15防晒品;使用保湿化妆品;睡前做好卸妆工作,认真清洁肌肤,用磨砂膏时尽量用细粒的。
勤饮水、多吃水果
一般每天保证2000~3000毫升,保持体内水分,同时多吃水果、蔬菜,适当饮用果汁、矿泉水、茶水等。经常洗澡、洗脸,以使皮肤吸收水分而保持湿润。还可用蒸气熏蒸,给皮肤,特别是面部及时补充水分。
少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虾、蟹、乳制品、糖、花生,油炸食物等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应尽量避免。
经常按摩面部皮肤
每天早晨用双手顺着面部肌肉、血管走向,缓慢地按摩几分钟,促进其血液循环,减少皮炎发生。
及时停止使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
一旦出现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证明该化妆品可能引发皮肤病,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尽可能彻底地清除掉残留在皮肤、毛发和指甲上的化妆品,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及时就医
如果以上几个环节没有及时处理,导致化妆品皮肤病日趋严重时,应尽早去正规医院皮肤科诊治,不可延误时间。
链接:
如何选用化妆品
●检验产品合格证和卫生许可证。
●注意化妆品出厂日期。一般来说,膏、霜、蜜类产品,从出厂日期算起,超过1年半的最好不要购买。
●认真阅读说明书,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看颜色是否变色,如有红、黑、绿等颜色的霉斑或颜色黯淡,说明是过期产品或制造时添加色素有误,不能使用。
●闻化妆品的气味是否刺鼻,如果有变味或异味则不能使用。
化妆品成分需用标准中文名称标识
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化妆品标签说明书上标识全成分时,必须使用标准中文名称。10月22日,卫生部对外公布了《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
卫生部在《通知》中要求,从2008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在申报化妆品卫生许可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时,申报材料中涉及化妆品原料名称时,凡属于目录中已有的成分,除原有要求外,还应提供《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在标签说明书上进行化妆品全成分标识时,凡标识目录中已有的成分,必须使用《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
对于未收录的新原料,卫生部将在其通过卫生许可时给予标准中文名称。卫生部将对尚未收录的原料组织进行命名,及时增补进《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