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巫尹
巫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84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大雨》 3

(2007-09-13 11:49:01)
标签:

影评/乐评

 

《没有明天》。有资深FANS说这是ANNIE自己给自己的“事业挽歌”,很耸人听闻吧。不过结合一下ANNIE的整个事业来说,这么比喻也没什么不对。95年的她对自己的事业有多少信心呢?94年就觉得自己的“储备”被耗尽的ANNIE95年寄托希望于近乎冒险的改变。

不过,不适合的东西,有今天已经太多。没有底气的冒险注定是不华丽的。

但是,生性倔强的ANNIE并不认为什么东西一开始一定就是适合的,没有尝试怎么知道不适合呢?华丽不华丽已经不是这个时候ANNIE的重点了。

单纯的说这首歌曲还是很好听的,调子舒缓,歌词也说的很明显,一个女子心知肚明的爱上一个有着花心历史的男子。也深知自己也许不过只是一个其一而已。但是和情圣谈恋爱的乐趣也就在于此。

起码他爱过她,1个茶壶和几个杯子的关系而已!

《很远》。简单纯真已经很远,斑斓梦想已经很远,曾经期待然后擦身的初恋也已经很远。一个所谓成熟的人类是不是觉得一切有意义的东西都离自己很远?

很远很远,太辽远!最初始的自己离现在的自己已经太辽远。

这是ANNIE身为偶像的自嘲吗?——不知不觉,青春和梦想已经渐行渐远。

大约是为了平衡AB面的时间,最后加了一首KALA版本的《春花》。其实仅仅单纯的音乐就比太丰富的内涵要更讨喜。个人认为流行音乐最好不要太“载道”。太“载道”的东西通常都太说教,然后滞销,最后退出流行。“大雅”永远不是“郑声”的对手。

也许ANNIE是有心理准备,但估计没有料想到,自己的心血结晶还是得不到听众的认同。95年FANS们的审美不是可以和10年后的现在相提并论的。

ANNIE的唱片销量在台湾地区从此开始在10万左右的爬行,ANNIE的这张被舆论些微叫好而绝对是被FANS不叫座的唱片终于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小众市场”——也开始长达7年的“赔本赚吆喝”的时代(95——01)。

用销量的大幅度缩水换来的小额度的所谓“乐评人”的赞美值得吗?

相比较上一张《圣女传说》语无伦次的自我发泄,本张唱片在整体风格上偏向内敛,有着高烧过后特有的平静和理智。

虽然《下大雨》这张唱片卖座奇惨,而且当时市场的反映完全就是当头一棒,但在众多ANNIE铁丝心目中,仍然是五强之选,它真正开启了ANNIE公主用音乐直面人生的序幕,并且也是她后现代风格最完美的呈现。所以在我个人心中是仅次于《女人》和《小孩》专集和《悲伤》争夺第3名的强势唱片。

 

个人认为以后的《我很勇敢》和《关不住》整体上并不是这张唱片的对手,它当年的失败并不是败于品质而是败于时势,站在ANNIE整个音乐道路的高度向下看《下大雨》注定是个不得不失败的急先锋,只有牺牲这张唱片的销量,才能让ANNIE的音乐道路别开生面,如果ANNIE没有去日本,如果不是为情所困,她的后现代音乐风格也许应该更成气候。

 

从此开始,ANNIE在理论上终于不再是所谓的“偶像”。不过,出乎她单纯想法之外,舆论对ANNIE的热情反而随着ANNIE自己的艺术的热情的高涨而冷却。她就像一个放弃所有课外活动班级职务全心全意努力学习,考试终于拿了100分,可是父母却依旧没有鼓励的小学生,开始变的迷惑。

为什么改变了,却依然要被骂呢?

哎,悠悠众口,总是难调!

因为新闻媒体他们又有了新的焦点,新的宠爱——

也是95年的5月,台湾乐坛上小魔女范晓萱搞怪登场,这个18岁的甜美女生有着曾经也18岁的ANNIE所没有的甜美嗓音,迅速的填充ANNIE主动放弃而孟庭苇始终不能完全占领的女高中生市场,很轻松的把孟庭苇的忧郁而且风月的民谣世界扯开了一个古灵精怪的口子。

台湾少女派又有了新的掌门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一二年。

流行乐坛又有了新的话题。但,主题永远不会是艺术!

 

也是在1995年,ANNIE开始大规模的接拍一些侯孝贤的艺术电影,尝试一些自己曾经错过的领域。主动退出流行音乐的ANNIE,也开始主动褪下一线艺人的光环。她要完全的为“艺术”牺牲!或者说在自己熟悉视野外的“艺术”中吸取更多的创作灵感。

现在看来,ANNIE当年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扑了一个空,也可以说是转了个还是太急的弯(她一向是随心所欲的,对她的行为方式我在理解中已经麻木)。舆论曾经吹捧的“艺术”原来还不如实在的“流行”来的实惠。“艺术”在“流行”面前永远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也许,转战电影最直接的好处其实就是换换心情,或者补偿下5年前《悲情城市》中因为自己年轻造成的愧疚。

不过,伊能静到底是伊能静,95到97年在电影和她争夺最佳女主角的对手是萧芳芳和张曼玉。

商业的豪雨依旧下着,ANNIE的“小众”之花显得那么脆弱。不过,当时的ANNIE可能只是觉得自己可能还“艺术”的不够彻底,不够纯粹。

逃出大海的人鱼公主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陆地上的凶险10倍的超过了她的想象,她那倔强而浪漫的想象.多年后,当她再次游回曾经属于自己的那片海洋时,她会有一丝丝惋惜吗?

那不愿与人言说的浪漫,成就了她的坚定和完美,但此时或者说最终还是断送了她在音乐上辛苦打下的江山.

没有了曼妙歌声的人鱼公主,开始面对人生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直到如今我都不是很相信人鱼公主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也许,是真的深深爱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她又何必?
后一篇:《下大雨》 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