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妮的王子》下

(2006-10-31 20:19:54)

SAYONARA(再见或告别的意思)〉是本专集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伊能静歌曲的叙事性是她的特色之一。从〈我是猫〉开始到〈上帝救我〉,几乎所有的主打歌曲都是一个个缩微的爱情音乐剧。所不同的这回是走东瀛路线,艺术性远远大于所谓的商业性的同时也是个成功的主打作品,形式内容的双赢典范。

她本人在日本生活过很长时间,甚至包括她自己的这个响当当的名字都是用的日本姓氏——伊能(她继父的姓)。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很容易就把两个已经无缘的恋人的分手唱的意境深远。特别是歌曲的前奏部分又别出心裁的加上了一段迷离惘然的口白:“他到日本以后,还常常写信给我,他还教我一句日语——SAYONARA”。

我个人觉得这个口白倒比唱词更精彩。

SECOND CHANCE(第二次选择)〉里的女主角陷入了一场破镜重圆的苦恋,上首歌里的情人又回来了,她的上一段爱情歌剧变成了让人伤心和难以选择的三角恋,一个是曾让自己有情在先,彻底拜倒在他脚底的有钱帅哥,最后自己却惨遭抛弃,好不容易消停他又来吃回头草;一个是对自己有义在后,而且才华横溢家庭条件也不错,虽然他的外表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怎么选?好象天下只要有几分姿色的女人都会不同程度的曾经现在以后遇到着这个让女人骄傲却又有点麻烦的选择题!

迷惑的女主角在〈与敌人共枕〉里把上一个麻烦的选择题归结为命运的捉弄。或者说是缘分的捉弄!

年轻气盛的她拒绝选择!也许是在经历了一次上当后,她的选择更谨慎。

可惜,潜意识里她还是选了前者。尽管她知道他是个英俊多金,风流潇洒的花花公子,此时男人有没有才华和情义已经不是重点。

这种当,是女人都会上!绝对是真理!

唱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二十出头的伊能静在录音室里恍惚着,有点分不清楚歌里歌外的自己。

〈十二少〉的一声锣响,昭告天下,伊能静的智慧型怨妇造型(不是先前叛逆的伤春少女)已经成熟。编曲也迎合了当时流行的中国古典风,主要原因是琼瑶的爱情清装剧泛滥。

中式传统的乐器至少有三种在里面露脸。和现在的嘻哈RAB中国风是有质的区别,虽然都是对流行歌曲的改造。可是在现在看来当时是复古,现在是改良!

时代还是在进步,起码是技术上!

伊能静又高又嗲的唱腔是这首〈十二少〉的标志,尽管以前的专集里面也有类似的唱腔,但这首歌曲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基本结束了安妮以往在走少女路线时期对歌曲感情诠释的稚嫩,唱什么歌都用一种感情。取代的是一种相对成熟感情的而且极度女性化的演唱方式。也是后来最为港台乐评人批评的唱腔之一,伊能静之后鲜有女歌手再尝试这种几乎有点恶俗的演唱套路,哪怕是走可爱路线的少女歌手也不敢把高和嗲这两个浓烈的元素一齐用在演唱里。尤其是94年以后连伊能静本人都觉得自己的唱腔需要从根本上改进,出了〈下大雨〉进行对自己唱腔的彻底改造。

我个人认为伊能静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还是嫩了一点,急了一点,太想证明自己的演唱实力。反而吃力不讨好,气息不连贯,咬音不准,高音太勉强,本来是想荡气回肠,最后变成肝肠寸断。

作为新鲜尝试值得赞许,但还是希望量力而行!

不过我很喜欢这首编曲的精致以及加入〈葬花词〉的凄美,除了伊能静的声音。如果伊能静的唱腔更老练一点,这首歌完全有可能打败〈SAYONARA〉在我心中的排名。不过在网上票选的时候,这首歌还是比〈SAYONARA〉票数多。看来伊能静此时失败的尝试还是被大家担待喽。这是个鼓励创新的时代和行业!

歌曲里的安妮终于觉醒,〈亲密的背后〉让她发现了那个男人的无耻和随便!和上一张的〈她的方法都一样〉并列的话也可以算是个姊妹篇。〈她的方法都一样〉是歌曲里的安妮在劝别人,现在是歌曲里的安妮在嘲弄自己。

歌曲是在控诉和哀怨中渐渐隐没的,有点红衣女鬼的感觉!

〈恶魔的新娘〉是怨愤后的另一种表现,没有了〈亲密的背后〉的感情激荡,反而是不断的自省,不断的思考。歌曲同样是在渐渐隐没中结束的。好象上一首歌的女鬼终于想通而且愿意去投胎。

像投胎后的女鬼一样,反复失恋后的女人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虽然还没有完全接受那个一直游离在自己爱情和友情交叉地带的爱自己男人,但给了她一个还算说的过去的定位:“我会(陪在你左右)”。

那个男人的实际地位其实根本没有变化,只不过因为对手在自己向往的公主心中犯了一个天杀的错误,侧面赏给自己一个机会。

呵,NO.2的尴尬!

一向关心青少年成长问题的伊能静,在专集推出后开始了在许多校园里的演讲,解答成长的迷惑。久病成良医!

回头看现实里伊能静的事业和爱情,后来会怎么样呢?

还是去问UFO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