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视“乞讨为生”群体

(2010-04-25 18:25:06)
标签:

杂谈

    “丐帮”曾在特定年代不可小觑,左手乞讨碗,右手打狗棒,将“乞丐”的形象定格于脑海。而今亦有乞讨为生的群体,他们通常面众而跪,面前的碗内零星地散落着些许钱币,或男或女或老或幼屡见不鲜,面对他们我们该做些什么?
      那天在益友门口看到一乡下模样的年轻妇女,指使一个约有两三岁的小孩跟路人行乞,我明明知道这样的人不该去帮助,但我还是给了儿子一元钱让他给了那个小孩。儿子说不想给,说他妈妈有手脚怎么不去上班?我跟儿子说不是将钱给妈妈,是给那个小朋友,你不感觉那个小朋友很可怜吗?儿子点点头说我就给那个小朋友。那一元钱我就是想教育儿子,从小要有爱心,不管有没有理由都要去帮助小朋友。儿子给后我问儿子怎么跟那个小孩说的,儿子说我告诉那个小孩我是给他买冰糕的钱,不让他给了他妈妈。

      一次我去福兴阁旁边的童装市场给儿子买衣服,在里面讨价还价半天才砍下来五元钱,但感觉很有成就感。高兴地出来看到广场上很多人在围观,挤过人群看到一个男子在唱歌,旁边坐着他残疾的妻子,面前一张大纸,写着他们的传奇。他们是通过电台认识的,这个女子身残却志坚,于是他们交往相爱并且结婚了。婚后不久女子就查出患了癌症,他就是通过唱歌给妻子听并且希望可以筹到给妻子看病的钱。大纸上还有当地报社报道他们事迹的复印件,上面的照片就是面前的这两个人。男子还在倾心唱着听起来并不很美的歌,女子就那么柔情地注视着他,我完全相信了他们的遭遇,将找给我的五元钱放到了他们的盆里,男子对我跪谢,我无言地离开。虽然我的捐助杯水车薪,但我希望可以让他们晓得他们没有被生活抛弃。
      繁华的中山路上常常有老人看到路人经过不停跪拜行乞,我一般都视若不见,将自己的一生跪在膝下,他们真的不需要同情。那些广场上死缠烂打的要钱的小孩我也会断然呵斥,他们的眼神不再稚嫩,他们需要的是冷漠,嗟来之食不可餐,没有志气花朵也会枯萎。
      迫不得已的乞讨让人同情,我们微薄的援助也会让他们感觉温暖。如果将乞讨作为一种职业,他们践踏的是他们自己的灵魂,他们需要的唯有冷眼旁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山两湖穿越
后一篇:我爱三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