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机更要玩好情感营销

(2007-06-13 04:35:20)
分类: 我是记者

 

当前,很多手机厂商的营销推广理念,更多的是落脚在产品的新鲜、好玩以及各色功能上,如此表象上的营销,很容易就被下一个更新的产品替代。

其实,越是变化多端的产品,越应该打一张长久的牌——情感。

 

 

有时想想也很耐人寻味,为什么当年大人们提及的起永久、飞鸽自行车、红灯牌收音机这些产品,都心有所动无限憧景。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在那个永久、飞鸽如同今天的迈巴赫一样的年代,想想这些产品都是享受。

 

每次拿着我的尼康D200出去拍照,遇到熟悉的懂点摄影的人,经常会说:“你怎么不用佳能?”。是啊,在数码摄影领域,一直分为两派,尼康派、佳能派。我为什么会选择尼康呢?要说看上尼康,还是上高中的时候。尽管那时没有相机,但我喜欢摄影啊,当时买了大量的《世界摄影》、《人像摄影》之类的杂志,当我看了若干漂亮的照片之后,我发现让我心动的那几张作品都是用尼康拍出来的。就此,喜欢上了尼康。所以,前两年在决定买数码单反相机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尼康。

 

前不久遇到一位专拿佳能的摄影师。这位专业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其实,尼康和佳能在技术不分上下,各有伯仲,都在不断发展着。在专业摄影师里也分两个帮派,各有拥趸,有时甚至不讲道理地为自己喜爱的品牌维护,各有各的理由,谁也说不过谁,但要想换阵营,也没那么容易。”我有一位朋友是佳能派,她说:“我的第一部相机是佳能。”

 

我决不是尼康的托,这里也不是做广告,说这些只是我一个消费者的真实感受。要说尼康给我使了什么手段?没有,连他们的人都不认识一个。要说没有手段,怎么就十几年如一日地热爱它呢?细想之下,其实还是有手段的,只是这手段是尼康借助几张照片打动了我,润物细无声地在情感上把我收编了。

 

之所以说起摄影和尼康,说起永久飞鸽,因为最近一直在思考营销这个话题,包括以前我写过的《运营商应该学学麦当劳》,营销应该怎么做?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代,想吸引多一分钟眼球得付出超乎寻常的代价。而这其中,手机产品更因更新换代快、同质化竞争等因素,营销更难。

 

简单来看,抓住消费者,营销的目的就实现了。说来容易,在过去物质相对匮乏品牌稀少的时候或许还能够轻松做到。今天,《时代》杂志不是把变幻莫测的消费群体戏称为“活动的标靶”吗,对厂商来说,年轻人恐怕是就是最难命中的标靶,除非有一块磁石,才能将他们牢牢吸引。

 

的确,营销其实是门艺术,我以为,在这门功课中最难的就是情感营销,如尼康的无声胜有声。看问题,看本质,做营销,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命门”——情感,也就是产品的忠实度。尽管消费者的喜好千变万化,但是,根本就在于打动消费者。而之所以今天的年轻人经常地变化,我以为缺少的也正是情感营销,因为没有哪一家厂商能够在感情上打动他们。以我周围80后的人为例,大多是经常换手机的主儿,一会三星,一会MOTO,用他们的话说:“尝鲜呗,反正周围的朋友也是这样追逐时髦。”

 

其实,从本质上看,人都是有情感的。消费者大多时候就是顺着厂商的指挥棒走的,如果你没有深层的产品内涵,没有情感上的触动,怎么可能让消费者自己琢磨情感?目前,很多手机厂商的营销推广理念,更多的是落脚在产品的新鲜、好玩以及各色功能上,如此表象上的营销,很容易就被下一个更新的产品替代。其实,越是变化多端的产品,越应该打一张长久的牌——情感。

 

情感,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捉摸。但是,正因为如此,情感营销才是营销中最有意思、最有挑战的。情感营销犹如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一招足以平天下,收了情感,也就收了消费者的信赖,甚至十几年的信任,一本万利。情感营销之于消费者,就像一个习惯了武装到牙齿的武士突然被小孩子用一根树枝就捅到了命门一般,那些直达心里最柔软所在的营销手段便是那根枝条,会收了消费者的心。

 

只可惜,现而今的手机厂商,很少也很难有心情做这样“长治久安”的事情。记忆和情感因时间而沉淀而历久弥新,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这两年,不少厂商以音乐手机为卖点,以Walkman为口号,但在我看来,这还是一种功能上的完备。其实,音乐是个情感的载体,容易出彩,但是,音乐手机厂商更多的是把音乐仅仅当成一种功能,并没有让音乐变化成情感的武器。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年轻人就不想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吗?他们就不想有情感上的信赖与寄托吗?不,更多的是环境给了他们快餐式的文化,他们别无选择。当手机厂商们时刻强调的是新、变的时候,你让消费者如何有深刻的情感上的认同?当你不新、不变的时候,他们立刻就抛弃了你。最近,有些手机厂商开始玩一些情感营销的概念,感觉有些进步。

 

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情感营销并不是不思进取,以为得了消费者的心就从此无忧了。举个罗大佑的例子,有多少罗迷们现而今只听罗的旧作而从此不听罗的演唱会?情感营销说穿了,这是一辈子的事,是与FAN们与时俱进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