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有偿家教”推波助澜

标签:
教育家教this家长style中国杂谈 |
分类: 随心随笔 |
谁在为“有偿家教”推波助澜
梁生智
10月26日,在例行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有偿家教牟取私利的行为必须坚决反对,教育部对此态度非常鲜明。
这个态很明确,也应该说表得好,但是,有偿家教就此就能消失吗?
肯定不能!
因为,这并不是一纸规定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程。
首先涉及的就是“高考”制度的改革。现在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高考改革政策,但是,如何能够让改革后的制度真正公平却值得担忧,如果说过去的唯分数论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公平,那么今后的综合考核,就会渗入许多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就会涉及到“权”,就一定会导致“交易”,而这是更可怕的。
其次即是家长的心理。在“有偿家教”中,家长所起的作用是核心的,可以说,正是家长矛盾的心理决定了他们推波助澜的行为。
现在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击中了多数家长的软肋。“盼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数千年的集体心态。尽管自己一生无所成就,连条小虫、小鸟都算不上,却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成为世界名人是许多中国家长的心愿,许多家长是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于是,总是倾全力培养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什么。有时,明知道一些东西并不一定对孩子有用,甚至是白花钱,但是只要有其它孩子参与了,就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是,咬着牙,勒着裤腰带也要让孩子补上。
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给孩子报各种班的,甚至报“拼音补习班”,理由就是别的孩子都补。
其实,这种心理才是导致“有偿家教”的核心行为,“有偿”就是抓住了家长这种“输不起”的心态下药,才培养了巨大的家教市场。一些有名的学校早已在正规学校之外创办了以本学师资为主的私立学校,性质就是公开的“创收”,这要比老师有偿家教更“厉害”,教育走向市场的必然恶果就是教育的腐败。
当绝大多数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只有上大学才有前途的认识时,就一定会将孩子的前程全部押在“学”上,不管愿意不愿意,想不想,“交学费”就是他们认为最必须的。
任何人的人生都与“学”有关,但绝不是现在这样的“学”,十几年的教育下来,多数的人学生还不懂得最基本的人生规划,更多的人根本无法将所学变为所用,这样的教育不能说是完全失败,至少可以说是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符。想一想,现在的许多家长在孩子接受教育的阶段的投资其实可能超出了这个子将来一生所能创造的价值,这样的投资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一个优秀的子女其实并在不于他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如何能将学到的哪怕极少的东西运用到极致。事实上,许多学得越多,能力越差。
所以,解决“有偿家教”的根本不是立法,也不是权威部门表态,而是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尤其是家长的观念。没有家长再掏钱,有偿自然就无有市场。
还孩子以快乐,让孩子自然健康成长,这是全社会的负责,但首先是家长的责任。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家长的教育,因为,现在愈演愈烈的许多不合理的“教育现象”都与家长的畸型心理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