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权势的领导离不开小人

(2012-07-12 08:04:41)
标签:

孔子

淮北

小人

忠臣

国有企事业单位

文化

分类: 职场
对于小人通常的定义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小人是一种人格有缺陷的人,一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毫无公德可言的人。人最卑鄙的不是无情,而是利用感情.
一种不识抬举不知好歹的人。是一种以损人利己利权贵为己任的人。是在被害人眼中看来如果他们还能被称为人,那被害人就称为“贱人”的人。
之所以说小人不识抬举不知好歹,是因为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都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知恩图报”这个词,只有无止境的索取。
之所以说小人是贱人,是因为不能对他们太好,给他们一点露水他们就要泛滥,给他们个篮子他们不知道要下个什么蛋。你每天骂他,他会对你俯首帖耳洋洋得意,给他一点好脸色他就会翻天。

小人的类型:
1.溜须拍马,阿权附贵
2.两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3.挑拨离间,打击异己
4.鬼话连篇,花言巧语,能言善骗
5.胡搅蛮缠,无理取胜
6.趾高气扬,颐指气使

小人的特点:
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
小人也能发现美好,有时甚至发现得比别人还敏锐,但不可能对美好投以由衷的虔诚。他们总是眯缝着眼睛打量美好事物,只要一有可能就忍不住要去扰乱.
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小人的注意力总会拐弯抹角地绕向权力的天平,在旁人看来根本绕不通的地方,他们也能飞檐走壁绕进去。他们表面上是历尽艰险为当权者着想,实际上只想着当权者手上的权力,他们对权力本身并不迷醉,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因此,乍一看他们是在投靠谁、背叛谁、效忠谁、出卖谁,其实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人的概念,只有实际私利.小人之小,就小在人品人格上,小在一个人字上.
其三,小人不怕麻烦。
怕麻烦做不了小人,小人就在麻烦中找事。小人知道越麻烦越容易把事情搞混,只要自己不怕麻烦,总有怕麻烦的人。
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
小人急于事功又不讲规范,有明明暗暗的障眼法掩盖着,办起事来几乎遇不到阻力,能象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他们善于领会当权者能以启齿的隐忧和私欲,把一切化解在顷刻之间,所以在当权者眼里,他们的效率更是双倍的。有当权者支撑,他们的效率就更高了。
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
小人在本质上是胆小的,他们的行动方式使他们不必害怕具体操作上的失败,但却不能不害怕报复。设想中的报复者当然是被他们伤害的人,于是他们的使命注定是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你如果被小人伤害了一次,那么等着吧,第二、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在等着你,因为不这样
做小人缺少安全感。小人不会怜悯,不会忏悔,只会害怕,但越害怕越凶狠,一条道走到底。
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
明火执仗的强盗、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是恶人而不是小人,小人没有这股胆气,许要掩饰和躲藏。他们反复向别人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实最大的人,自己是弱者,弱得不能再弱了,似乎生就是被别人欺侮的料。在他们企图囫囵吞食别人产权、名誉乃至身家性命的时候,他们甚至
会让低沉的喉音、含泪的双眼、颤抖的脸颊、欲说还休的语调一起上阵,逻辑说不园通时便哽哽咽咽地糊弄过去,你还能不同情?
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
小人要借权力者之手或起哄者之口来卫护自己,必须绘声绘色地谎报“敌情”。
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
小人精明而缺少远见,因此他们在制造一个个具体的恶果时并没有想到这些恶果最终组接起来将会酿发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当他们不断挑唆权势和舆情的初期,似乎一切顺着他们的意志在发展,而当权势和舆情终于勃然而起挥洒暴力的时候,连他们也不能不瞠目结舌、骑虎难下了。小人没有大将风度,完全控制不了局面。
小人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而且他们无一不是喜欢窥探他人隐私的专家。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几乎都会采取挑拨的策略,小人的最大愿望是:全天下的人都相互指责、互相怀疑,惟独他能掌控全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所以,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是小人最常用的战术。再有,出卖、背叛也是小人的惯技之一,当你与小人促膝长谈时候,你的肺腑之言,在小人眼里就是把柄,而你的隐私就是小人出卖你的资本。所以,在小人面前,最好三缄其口,否则,就要承受有一天你的肺腑之言及隐私被加工后曝光于天下!

有权势的领导是离不开小
孔子曾说,唯小人与女人难养也。说女人难养,可以理解为孔子是一文人是一穷书生,既没有钱财那风花雪月又从何谈起?那为何有来了个小人难养呢?这从正面来看孔子只擅长结交所谓的正人之士,而无须近小人,但侧面又反映孔子无权\无势,既然你什么都没有,那"小人"这一产品你又如何拥有呢.他也不是随意人就能够用得上,用得起的.
一个真正的有权势的领导,譬如古时的皇帝、现代的大公司老板,是离不开小人的。
我们必须转变某些曾经根深蒂固的认识,抛开那些违法乱纪“小人”的所作所为不谈,我们应该看到“小人”的积极一面:
为什么领导喜欢听话的人?因为他们能够理解领导的真正意图!领导让你干一件事情,表面上看好像不合常理,但他真正的意图可能是:
1、你先当红脸,他去当白脸,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小人”最善于伪装,最能投其所好、善于解决领导的各种疑难杂症。“小人”贴上领导干部,都是以“体贴”、“关心”的面貌出现,达到“铁哥们儿”的程度。“小人”往往不做别的,总是把全部精力用在研究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对于领导干部的一个眼色、一句话、甚至一声叹息,都不放过。正如赖昌星所说,不怕领导干部讲原则,就怕领导干部没爱好。只要把领导干部的心思揣摸透了,然后,总会在领导干部最需要地侍候送上一句好听的话,一顿美餐,一叠钞票,甚至是一个美女,只要是领导喜欢的,就没有“小人”办不到的。一次两次三次,就会搞定,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铁哥们儿”,从此如“牛虱”叮在领导干部的身上了。真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领导们又会营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离不开身边的“狗”,这也就是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就是这道理。
2、让你试探一下,以便确定下一步计划;领导干部手中的公权力,吸引着“小人”。正如“九九归一”。“小人”们之所以愿意在领导干部面前甘当“龟儿子”,就是因为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的公权力,能够为“小人”们谋取利益,或当官、或赚钱。一些领导干部被“小人”套牢的时候,也就装糊涂了,不管是不是“小人”,都是有求必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正如曾经有媒体报道的,某地公安局长被黑道老搭当狗地使唤,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3、声东击西,为另一件事做准备;领导干部无原则的欲望,给“小人”们留下了可乘之机。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甚至欲望可能比常人还要多些,需要别人的帮助和理解的时候和地方也自然很多。有些领导干部总希望其下属言听计从、服帖归顺。而且越是缺乏自信心的,或者能力、品德等个人素质上存在不足的人,其征服欲望就越强。讲了一通话或提出一个主张或者作了一件事,希望立即有人应和,有人赞赏,有人响应,最好是一呼百应;走到哪里,都希望鞍前马后,前呼后拥,众星捧月;逢年过节,有人上门“慰问”;心头想得到什么,或者生活、工作上遇到什么忧愁和困难,希望立即有人帮助解决和排除等等。当这些欲望膨胀到无视原则的时候,就成了“小人”们的可乘之机,对于“小人”们的投其所好,总是如“雪中送炭”、“六月送冰”,感觉十分舒服。然而殊不知,多少本来是很有作为的领导干部,都是在“小人”们那温热水里,被舒舒服服地煮熟、煮腐烂了的啊!
4、拖着对方,等待好时机。在“小人”们大行其道的环境里,君子也会有小人行为。“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如果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上的风气不正,“任人唯亲”,象大贪官马德那样,明码标价地买官卖官,“小人”们对领导干部的“体贴关心”自然就能得到加倍的回报,一些不甘无所作为的正人君子,也难免要作出“小人行为”来了。
因此,如果你不具备充分理解领导意图的能力,而是和领导去较真或非要按着自己的思路去办,这样的人领导怎么敢重用呢?相反那些百分之百执行领导意图的人,才是真正为下一步成功做贡献的人。
为什么领导喜欢围着他转的人?
因为这样领导才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你,分析判断你,因此你也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为什么领导喜欢打小报告的人?
那是你的偏见,领导绝不喜欢这种人。但他喜欢有思想、会分析、嘴严的人。因此领导会经常找这些人来了解公司内部的情况,这些人也就因此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为什么领导的决定明明有问题我还要执行?
你以为领导比你傻?你以为他没看出问题?不要自以为是,你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按他说的办,最后你会恍然大悟:“还是领导厉害!”
所以,在某些人眼里的“小人”,在大多数人眼里却可能是个“人才”。

皇帝、老板为什么离不开小
以皇帝、老板的睿智和高屋建瓴,无论忠臣,还是小人,他们的本质,皇帝都看得清清楚。但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皇帝身边都有令人作呕的小人得势,而忠臣不得好死的个案也比比皆是。这种现象是为什么?下面试作分析。
第一,利用小人来制衡有真才实学、有功的贤能之臣。有才有功的人,功大到了极端,就是“大恩不报”,除非把龙椅让给他,什么也报不了。为了防止这一极端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日积月累地抹煞他的功劳。这方面,小人的作用就是不可
第二,小人与皇帝的道德观合拍,忠臣则难说。皇帝要天下人效忠于朝廷,主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代表国家,罩着百姓;但皇帝心里明白,他只在乎本家本姓的江山,其他都是假的。但如果把这个说穿了,就会失去忠臣和百姓的忠心,对维护统治极为不利。于是,皇帝永远在口头上把自己打扮成国家和百姓的守护神、恩人,永远爱民卫国。这种口头和行动上的“精神分裂”现象,只有小人能够洞若观火,体察圣上的苦衷,并在行动上自觉地与皇帝合拍——口头上爱国爱民喊得震天响,行动上只为一家一姓服务,必要的时候,哪怕害国害民,也在所不惜。而忠臣却经常犯“愚忠”的毛病,误把皇家利益与国家利益当作一回事,搞出南辕北辙的错误。两相对比,小人比忠臣“珍贵”得多。当然,皇帝知道,小人的本性是利己,真到了皇帝佬自身不保的时候,最靠不住、头一个倒打一耙的就是小人。皇帝看中的不是小人的可靠,而是可用,合拍。
第三,小人的行为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大多数小人就象马戏团的动物,皮鞭加糖块可以完全确定动物的行为:皮鞭可以保证它绝不敢做什么,糖块可以保证它绝对会做什么。而忠臣的行为则不那么好预测:如果他认为这是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事,皮鞭也不一定能改变他的初衷;如果他认为这种事不利于国家和百姓,即使给他糖块,他也可能不屑一顾。这种区别,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人的一切完全在皇帝掌握之中,而忠臣却难以驾驭。
第四,小人的正经本事往往很差,任何治国平天下的差使,他们都做不来,并且由于小人只会做坏事,早已得罪了群臣(包括小人之间的互斗),他们只能在皇帝的庇护下生存,没有独立生存能力。而忠臣贤人则不同,他们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文韬武略,不需要仰人鼻息,往往让皇帝感到“骄傲自满”。而他们秉性坦荡,并无众多的政敌,威望较高,也不必仰赖皇帝的庇护,凭本事吃饭。于是,在皇帝看来,小人比忠臣可靠得多。
看看现如今各个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大小小的领导们的用人之术,不难发现,他们基本上重用小人,原因和上面说的很相似。但他们几乎不用德才兼备的能人,这一点却与皇帝不同。为什么?
正常的皇帝(不包括末代昏君)是忠臣贤人与小人“两手抓”,各用一半。如果皇帝完全用小人,朝廷的日常政务就完了,遇到敌国入侵,连个能打仗的都找不出来,这肯定是不行的。皇帝用人的战略是:利用小人“监管”住能人,但毕竟还要用能人。目的是维护自己的江山。而单位领导,随时可能被上级调动,本单位并不是他的铁打的江山,没必要维护,也难以维护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调离了。所以,他们就专心致志,只用小人了。
还有一个原因:一些领导抱着“只争朝夕”的精神,在位一天,狠捞一天,惟恐不在位了,或者大局有变,错过了捞油水的机会。有这种思想,更需要大力培养和提拔重用小人,除了小人,谁有脸做这种吃里扒外、损公肥私的缺德事?
所以说,不是老板不明事理而被小人利诱,而是因为老板身边离不开小人。

如何利用及对付小人
小人往往是老板和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因为我们认为老板太公正、太光明而我们又太宽容,因为我们太善良,因为我们太相信爱心何以融化黑暗了。坦荡荡的君子往往被常戚戚的小人所伤害,这样的例子还不够多吗?
也许您不屑以恶制恶,但舍此您还有其他办法吗?佛光普照难度无缘之人。也许您说宁惹君子不犯小人,但您能保证小人不犯您吗?
我们能够保证自己不做小人,但我们能保证小人不做小人吗?
因此,既然知道谁是小人,就决不能手软,要经常敲打他,不能给他泛滥、下蛋的机会。
那对于小人如何才能够保证他对我们产生利益而不至于造成威胁呢?:
1、近君子,远小人。老子早就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不善于与小人打交道就跑得远点就可以了。
2、以牙还牙,以彼之道还治彼之身。如果你被狗要了一口该怎么办?很简单要么打死它要么你也去咬它。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小人的心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利诱无效的时候,很简单就是威逼、恐吓他。
4、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一种无为的观点,意思是,由它去吧,清者自清。
5、做事光明磊落,不让小人抓住把柄。这是一种理想状态,除非你不干事,只要你干事就肯定多少会有把柄,所以遇事要事缓则圆。
6、抓住把柄,把他打的抬不起头来。小人因为干得勾当多了,你只需要抓住他的命脉,他就不得不恐惧你。
7、把他捧的高高的,让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然后再摔死他。这主义不错,人都会自大,把小人捧高了他更会忘形,到时,肯定会遭到群攻。
8、让周围的人了解你,肯定你,小人就害不到你了。当你不想结交小人,而又无法避开他的话,那怎么办?找正义人士结盟。
9、打他一顿,再请他喝顿酒。小人不会怕疼、不会怕小伤害,除非让他们感觉到人身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但你打他一巴掌给他两个枣,他还是喜欢的。
10、没办法时跟小人同归于尽。这是最下策,我感觉没必要采用。
11、剪纸打小人。这是无能的表现,只会在意识中挣扎而不敢采取行动。
对待小人,如果你不给他一次厉害的颜色以牙还牙,那对方永远把你概念为"橡皮泥"!
每个人都有他最薄弱的地方,你要细心观察,就好象你若能知己知敌,方能有"翻身"的那一天,无论对方如何嘲笑讥讽言语你,如果你象个"气球",对方便觉得自己很成就,如果把话题的针峰转到对方身上,让他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他哑巴吃黄连才对!!!
不需要顾虑太多,如果每次出手前都怕日后会伤了自己,那样的前顾后忌的仗不打也罢! 对付小人没有伤不伤和气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他,小人不能做朋友,他们不懂感激,千万别对他们大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