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诗(06。10。30)

(2006-10-31 01:09:06)
分类: 杂花生树
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之五),物我两忘之境,冲淡自然之境。南山与我,皆是造化。这是古代的废话,亦是废话的至境。李白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也好。但比起陶潜的来就暴露出其不好来。非要“相看”,并且“两不厌”,是太执着,并未真的进入自然,因其执着,故而虽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天空,心依然是躁的,因此才用“惟有”二字。我猜,李白作此诗时心中应有陶潜的诗句,但终究没有那颗心。李白本来就是动荡跳脱的人物。
 
 
孟德和子建。孟德是孟德,子建是子建,在诗歌中,分得格外清楚,这父子俩,差点夺了天地间全部的精华去。我要说的是,曹操是大诗人中的小诗人;曹植是小诗人中的大诗人。曹操之大,在于气象、在于精神,简单朴素而如此强大者,大诗人也。但他在世俗上太成功了,所以不能耽于诗,和其他大诗人如屈、陶、李、杜相比,就又贫乏了些。曹植之大小皆因其才华,他一定是那种,见其人就能让人明白诗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那种人,天生的诗人,辞藻之才,修辞之才,文彩之风流,极几百年之盛,但依然是小诗人,其命运多舛,故诗中有悲凉气,然仍能高声歌咏,所以是小诗人中的大诗人,比李商隐、韩愈辈要高明。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在《子夜四时歌》的70多首陈词滥调的民间小曲中,竟有此一首,灼灼如桃花,妩媚得明亮,哀婉中热烈。此诗是南朝时的乐府歌曲,用吴声唱的,也就是今日的吴侬软语,这么一想,已经因诗歌本身软掉了半边的心,就全都酥麻麻了。
 
 
“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在词人中,宴殊的地位,不是白来的,这三句《浣溪纱》,好得入骨。好,先是前两句好,气象既寥廓,伤心更恳切,但仅有前两句的好还不叫好,好在又有了第三句,这无辜的,简单,不加修饰的甚至有些平淡的然而在此却奇崛无比的一句。一个人嗓子吊到华丽婉转的高处,却突然低下来,轻叹一声。好就好在这突然。“怜取眼前人”五字当是用典自元稹《莺莺传》,“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浣溪纱”这一词牌最好的就是前两句完了后硬要接上个第三句,受七律教育过的中国诗人拿捏好前两句就不容易了,凭空还要再来一句,往往乏力。即便是同样是大宴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好的也只是前两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