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最近几场关键的奥运比赛我都看了,打得很精彩、很过瘾,也很艰苦。一路过关斩将,拼进决赛,距离奥运金牌只有一步之遥了。遗憾的是,在昨天与李晓霞的巅峰对决中,丁宁却表现不理想,最后输给“千年老二”李晓霞。虽说胜败兵家不可期,但丁宁的输,尤其这样比分和局面的输,还是有些意外。很显然,丁宁不是输在实力上,而是输在心态上。
最近几场比赛,丁宁都碰到了一个共同的让她疑惑和堵心的问题,就是下蹲发球不被裁判认可和接受,不是被判重发,就是干脆判丢分。最要命的是决赛,每局都直接判丢1分。这毫不客气的判罚,对丁宁情绪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从丁宁面部的表情上、打球的气势上和频频失误上可以看出,这个判罚事件左右了她的情绪和比赛。在暂停期间,中方工作人员就判罚发球问题找裁判交涉时,感觉委屈和无奈的丁宁抑制不住情绪,反复大声说了多遍“已经判罚我多少次发球了!”
但委屈没用,生气没用,着急亦没用。平时“一路顺风”的下蹲式发球在这里就是行不通。在这样别扭事件的影响下,丁宁不得不将有希望的奥运冠军拱手相让,泪洒乒坛。
我感觉,看着丁宁以这样一种状态惜败对手的多数观众,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她扼腕叹息,同情她、心疼她,同时也担心她走不出心里阴影,长期一蹶不振。这确实令我们放心不下。
然而,作为丁宁本人,沉浸在失利之中就决不是明智之举。她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擦干眼泪,冷静总结教训,调整心态,振作起来。看似发球事件将她绊倒,实则是心态问题打败了她。裁判判下蹲式发球违规,就该接受教训,不该一再重犯,尤其直接判罚后,更不该固执地一错再错,再次挑战规则,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动之中。不管当时裁判判罚是否合理,在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就应当选择先服从。
我相信,如果丁宁知道裁判不接受下蹲式发球之初就彻底改用其他发球方式,就不会遭受其后接二连三的挫折,就不会引起其心态上无法控制的起伏波动。我不相信,丁宁不借助拿手的下蹲式发球,在正常发挥的情况下,就一定打不好球。
作为久经沙场出类拔萃的选手,丁宁不仅要拥有过硬的技术实力,更应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只有心态更加积极健康成熟,其乒乓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