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张三丰秘传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一)
武当张三丰秘传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系张三丰继承架为旨规,它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为基础,以修德、修性、修命,上合天道下合地道,近而达到人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并以非常严格的传承要求:一曰:德(忠、孝、仁、义);二曰:才(敏、智、苦)和极为秘密的口传心授诀窍,所以才完整的保存了原始太极拳的套路外型和其独特的内炼原则。它的套路(即行拳走架)是集道家炼气、健身、技击、技巧、功力为一体之大成,符合中医阴阳五行之理:刚筋骨、柔和筋,气顺血和、百脉畅通、阴阳平衡,外可御敌,内可养生,内外兼修,强身祛病,益寿延年。
武当张三丰秘传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继承架自侯春秀恩师从河南温县赵堡镇迁徙陕西西安后始得以流传。
侯春秀恩师为宏扬发展武当张三丰秘传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不顾年龄高迈,于一九七三年精心安排在咸阳设场授徒,当时从学者老少数十人。为此不分寒冬酷暑往来于咸阳、西安两地苦心传授,献出了毕生精力。我于一九七三年有幸被侯春秀恩师收为入室弟子,以我敦厚的性格、宽厚浑实的体型和我对武术痴迷的喜爱及超群的悟性和对恩师的尊敬,深得侯春秀恩师的喜爱。我跟恩师学艺十二年,恩师为我倾注了全部精力,言传身教,孜孜不倦,恩师对我的德育、拳艺的教诲我感恩不尽,永生难忘。我牢记恩师生前对我的嘱托,为振兴中华武术,宏扬武当张三丰秘传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之发扬光大,造福人类!
武当张三丰秘传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四)
纪念恩师侯春秀诞辰一百周年
恩师侯春秀大师(河南温县赵堡镇人,生于乙己年(1905年),卒于乙丑年(1985年),享年80岁),师从张敬之,自幼学习宋代武当张三丰祖师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
宋代武当祖师张三丰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由武当云游道人李续川传至河南温县赵堡镇祖师牛发虎,再传至张氏祖辈,后由张敬之传于恩师侯春秀。
恩师侯春秀尽得祖师张敬之秘传,并将张三丰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持续发扬光大,于咸阳、西安两地授徒多人,还曾受西安体育学院教授耿怀鹏之邀参与中国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中华武术宝贵遗产。
恩师侯春秀一生艰辛坎坷。呕心沥血,
锤炼武功。身怀绝技,功夫上乘,誉满三秦,桃李天下。在留于后世的宝贵资料中均淳淳教诲,要将武当太极正本清源,将这一中华绝技发扬光大。
作为恩师侯春秀的授命弟子,受恩师重托,定当继承恩师遗志,把武当张三丰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完整、系统的保留和传承,并将这一中华武术瑰宝继续发扬光大,流传后世,以告慰恩师在天之灵。
武当张三丰秘传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六)
(武当张三丰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的初学要求——根据侯春秀先师遗训记述)
武当张三丰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初学的主要要求,练习时要求慢、稳、松、匀。
慢——初学者匀里求慢,为了便于检查姿势正确,切不可性急,慢有个限度,不可慢的时动时停,目停神呆,好象那里有什么心事一样,这种慢不是行动上需要的,要专心练习,肌体内外得到舒服,这样才不至产生呆滞的缺点,而且身体得到健康的效果。
稳——是练习时招数要稳,要中要正,做到稳里中正,神贯顶也,严禁前俯后仰,左歪右斜,软搭摇摆,撅**股凹腰,传授不高,要做到十指抓地,如树栽根的练法。
松——是全身松开,不是分豪之拙劲,以流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然后轻灵变化圆转自如,人身之经络如地之有沟血,沟血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充满僵劲,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举一发而全身皆动,若不用力而用意,为所至气意随之,如气血流通,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使停滞,身体得到舒服,久久练习,身体强壮百病皆失。
匀——是练习时姿势要求正确,应当舒服尽量舒服,应当紧凑力求紧凑,不可有团聚和气滞的动作,呼吸姿势都要均匀要和,这样不但帮助血液循环,而且五脏六腑逐渐加强,在这慢稳松匀的活动中来完成这套太极拳的练法。
陕西咸阳
武当张三丰金不换三合一太极拳研究会
会长:裴国强
2006年5月29日
0910—811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