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情的裂痕如此深刻地疼痛

(2010-07-26 14:17:27)
分类: 观读有感

周末去看了正在热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确十分感人,灾难的突临让人绝望,亲情的撕裂让人纠结,伤口的愈合让人温暖,煽情处,常让人泪眼模糊。总的说,这不是我原先以为的灾难片,其实地震的画面才几十秒,救灾的画面也没几分钟,故事的主线是被地震震裂的亲情如何弥合的过程,是一部感动人心的亲情伦理片。

影片一开始,炎热的夏季,乱舞的蜻蜓,挤着公交车、骑着老旧自行车的人流,卖冰棍的老太太,因为冰棍被抢而与人打闹的龙凤胎姐弟方登和方达,开着老牌大卡车的父亲方大强,贤惠持家的母亲李元妮,简陋而温馨的家庭,一下子让我们回到了童年,那些街景,那些穿着,那些生活用品,那个朴素的年代,离开我们那么久却贴得那么近!

然而,一场天灾,毫无预兆,恐怖、迅捷地袭来了。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倾刻之间,地裂房塌,许许多多睡梦中的人们,被这场灾难无情地带进了地狱。23秒,短暂得可以忽略,却让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化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生存的家园在面前轰然倒下,眼睁睁地看着亲人被埋进废墟里。

在地裂天崩中飞奔救援儿女的方大强,在最后关头,他选择了让妻子逃生。而看着被埋在瓦砾下的一双儿女,李元妮的心,也被生生撕裂。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救哪个,都意味着要放弃另外一个。时间让她无从选择。儿子一声声的呼救声让她痛彻心扉,而女儿那边,石块敲击的声音被嘈杂的人声所淹没。无论做出哪种选择,对于一位母亲来说,都是一个最残忍的决定。李元妮最终无奈说出的“救弟弟”三个字,让石板下的方登心如死灰,眼角流下生命中最绝望的一滴泪,她停止了手敲地面。当被从楼板中抱出来时,处于昏迷状态的方登被“安置”在死人堆里。经过大雨的淋漓,她慢慢的醒来,被部队王德清夫妇领养。

此后,元妮带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方达生活,方登以王登的名字跟随养父母生活。

方登在内心深处,不愿意原谅母亲,甚至,带着仇恨。她早恋,未婚生子,上了大学又退学,继而与老外结婚远赴加拿大。她的内心,是对亲情的极大冷漠,几十年,不愿去唐山寻亲,虽然知道母亲与弟弟还活着。母亲李元妮,一直不肯再嫁,在她的内心里,那个用自己生命换得自己活着的男人,是值得为他守候一生的。她也不肯搬家,因为怕去世的亲人魂归时找不到回家的路。而对于失去的女儿,她永远在愧疚着,自责着。

这场地震,震碎的,不止是她们的家,更有她们的心。心灵上的裂痕伴着她们,走过32年的时光,那是何等的煎熬和疼痛?!

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方达、方登不约而同赶去志愿救灾,一位母亲同样面临着撕裂人的选择:要救女儿,要么继续挖,要么锯掉女儿的腿。如果继续挖,就有可能使已经残破不堪的楼房再次倒塌,还极有可能要搭上救援人员的性命。如果女儿的腿没了,想象得出今后的生活命运将会如何。当锯了腿的女儿被抬出的那一刻,母亲声嘶力竭地喊着: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紧紧抱住这位母亲的时候,她顿悟了当年的母亲那痛苦无奈的选择。在唐山救援队巧遇并听到弟弟方达与老乡的交谈后,她终于放下心结,踏上归家的路。

母女重逢,亲情的裂痕终因理解而愈合。

故事的结局充满了感动和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向好。

有许多感人的话,回味再三,渗入心底:“老天爷,你王八蛋!”“回唐山去找找你的亲人吧。”“你不是唐山人,你不会理解。”“我天天都在担心你!”“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亲人,永远是亲人。”“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妈给你道个歉。”联系当时的情景,我们的内心都经历了一次次感情的纯净洗礼。

徐帆和陈道明的演技让人佩服,老到、真实,把一位母亲和一位养父的角色演得极富感染力,让人敬佩。当然,电影还是有不少突兀、生硬和太过巧合的情景,一些过渡很不自然,煽情的细节不少,但整个故事似乎不够丰满。不过,能够让我们如此感动一回,也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听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