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详细说明
(2010-08-02 13:55:32)
标签:
文化 |
分类: 佛法经典 |
十信: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因入佛教海,修无量法门,要以信为先也。一、信心。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四、慧心。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六、不退心,定光发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
十住: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二个十位名十住,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也。又因发起大心,趣入妙道,故又名十发趣。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四、生贵住。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九、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
十行: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三个十位名十行,因菩萨经十信十住,已成佛子,满足自利,复须长养利他功行,故名十行,亦名十长养。一、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二、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三、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四、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五、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六、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七、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八、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九、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十、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十回向: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四个十位名十回向,因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故名为回向。前之住行,出俗心多,大悲心少,此则济以悲愿,处俗利生,回此善行,向彼万类。一、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三、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四、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五、一切世界,过恒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六、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九、诸法本空,心无缚着,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只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于涅盘心,湛然不动。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大神通,善护诸佛法藏,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
十信: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是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 十住: 第一者。波蓝耆兜波菩萨法住 第二者。名阿阇浮菩萨法住 第三者。名渝阿阇菩萨法住 第四者。名阇摩期菩萨法住 第五者。名波渝三般菩萨法住 第六者。名阿耆三般菩萨法住 第七者。名阿惟越致菩萨法住 第八者。名鸠摩罗浮童男菩萨法住 第九者。名渝罗阇菩萨法住 第十者。名阿惟颜菩萨法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行: (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四)无尽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盘而无松懈。 (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六)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又名救护众生相回向、救护众生回向;谓行六度四摄等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不坏回向∶又名不坏一切回向;谓于三宝得不坏信心,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3)等一切佛回向∶又名等一切诸佛回向、平等一切佛回向、等诸佛回向;谓效法三世佛,以不着生死、不离菩提修习回向之位。 (4)至一切处回向∶又名遍至一切处回向;谓经由回向力以所修善根供养一切三宝、利益一切众生。 (5)无尽功德藏回向∶又名无尽功德回向、无尽藏回向;即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是等功德,庄严诸佛刹,以得无尽善根。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又名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回向所修施等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又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谓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8)如相回向∶又名真如相回向;谓顺真如相而回向所成种种善根。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又名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无缚无著回向;谓于一切法无所取执缚着,行普贤行,以无缚着解脱之心回向所习诸善,饶益群生。 (10)法界无量回向∶又名入法界无量回向、法界无尽回向;指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 ---------------------------------------- 十地: 第一欢喜地。菩萨初为圣者,成就无上自利利他之德,遂起大欢喜之心; 第二离垢地,得身心清净,舍离破戒等烦恼垢染; 第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对真理渐明; 第四焰地。智慧之火焰,能烧烦恼之薪; 第五难胜地。得出世间智慧,能以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之众生; 第六现前地。深观十二因缘之理,而得般若大智现前; 第七远行地。善修无相行,证悟实相无相之理; 第八不动地。报行纯熟,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摇; 第九善慧地。菩萨以无碍智力说法,成就利他之行; 第十法云地。功德圆满,得六法身,如云普覆,如雨普降,具足自在。 ~~~~~~~~~~~~~~~~~~~~~~~~~ 十信: 是信心、精进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十信是因为菩萨在萌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之初,所修以信为主,故名十信。 十住: 是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十住是指菩萨于此安住其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故名十住。 十行: 是欢喜行、饶益行、无恚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此十位通名为行,是因为能行六度万行,则必能利益有情。 十回向: 是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诸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如相回向、无着无缚解脱心回向、法界无量回向。此十位通名回向,是因菩萨能将所修,普皆回向给一切众生。 十地: 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位所以通名为地,是因为菩萨能总摄能证之智与所证之理的功德以为自性,并依持所修行,令此自性得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