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城小爱——评韩东小说《门和门和门和门》

(2021-05-06 15:24:47)
分类: 学生小说评论和作业

大城小爱

——评韩东小说《门和门和门和门》

安徽大学文学院   王惠珺

 

熙熙攘攘,喧嚣不绝,一眼望去,每座城市都是热闹非凡的:清晨的马路上,拿着扫帚的一片“橘黄”;骑着三轮车疾驰而过的早餐摊主;开着车打着哈欠的城市白领;旁边的人行道上,呼哧呼哧喘着气的晨跑者;优哉游哉啃着包子的小学生;嘴里絮絮叨叨地计算着蔬菜价格的中年阿姨。中午,奔向食堂抢饭的同学们;汗流浃背却依旧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人员;狼吞虎咽地咀嚼着饭菜的城市工人们。夜晚,吆喝声不断的小吃摊主;安然入睡的小朋友们;奋斗在微弱灯光中的打工人……一天中,城市总是忙忙碌碌,充实而又美好,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过得单纯愉悦。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将眼前的美景放大,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一面:如果成绩不够优秀,老师的轻视和家长的谩骂会使你自卑不已;如果没有背景,拼命工作的下场很可能是止步不前;如果选择了错误的爱情,你将会在一地鸡毛中度过余生……这个世界上多的是不美好,而当你自己深陷其中时,你也许会觉得正是因为如此,正是因为这些不美好的事使我们的单纯被剥离,使我们变成了生活的机器,变得麻木不仁,自私世俗。

韩东小说《门和门和门和门》(《十月》2021年第2期)里的每一个人物也是如此,他们都有自己消极的一面,或多或少地都表现出来自己的精明市侩,但作者韩东说:“总之一个单纯了得”来评价他的所有作品中的人物。我一直很不解,怎么可能所有的人物都是单纯的?直到我重读了《门和门和门和门》,我才知道答案,我才相信所有人都是单纯的。单就这篇来说,我觉得如果将“单纯”剖析开来,那应该是善良和妥协。

古小妞,一个听力极度敏锐且有洁癖的小女孩。为什么说是小女孩呢?即使她已经结婚,但是丈夫和父母的宠爱让她依旧很单纯,在她无法忍受邻居的骚扰时,她的丈夫毫无怨言地和她一起买房子,偿还房贷,当然,安装隔音门也可以看出来。因为她的一通电话,她的父亲便乐呵呵地上门替她帮忙,毫无怨言。在她因为工人的不准时而生气时,他的丈夫和父亲只敢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不敢有一句话反驳。虽然说现在的社会对于“丁克”的包容度大大增加,传宗接代的传统、重男轻女等陋习已经寥寥无几。但是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有个孩子总是理所当然的。但只是因为她不想生孩子,便当“丁克”一族,养了只狗欢欢,把它当做儿子一样看待,这样的做法却没有一个人反对,家人对她的宠爱可见一斑。

她虽然单纯,却不是“傻白甜”。她有着自己的善良和妥协。虽然搬到新房子之前的邻居过于吵闹,搬新家之后旁边的邻居人数过多,都打扰到她的正常生活,但是她并没有与之争吵或者说是投诉,而是自己和丈夫抱怨,然后再自己默默地消化,选择解决的办法。当她看见马师傅和马嫂两个人汗流浃背的出现在面前时,她放下了怨言和洁癖,主动帮忙,并且拿出折叠椅和毯子给马师傅休息,点了一桌子的外卖让他们恢复体力。“不要见外,我也没个准备,不知道会拖到现在,要不然就自己做了……”这样的话语是一个成熟的主母才能说出的。让我最感动的两点,其一就是在父亲来到新家都要换鞋洗手的前提下,女儿并没有让马师傅和马嫂换鞋,甚至连最基本的套鞋套都没有,这应该是对客人最大的尊重了吧。其二就是马师傅和马嫂回家时,让他们将换下来的电子门带走。我先前读到吃饭闲谈时,还觉得这个女孩子怕不是单纯过头了,人家这么明显地暗示都看不出来。但是到小说的结局,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姑娘不是不明白,而是为了让马师傅和马嫂不尴尬,选择了更明智的做法。“大智若愚”说的便是这种小女孩吧。

女婿,在这篇小说中的篇幅很少,但是我觉得他的存在感是很强烈的。比如他和古小妞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靠一件件小事堆砌而成。古小妞所有经历的事件,他都是旁观者又或是参与者,他将所有的偏爱都给了古小妞。因为古小妞的听力,他们小两口搬了无数次的家,他毫无怨言,换门也是如此。又比如,他的妥协,如果借用小说的话“顺从”一词更加妥当。当和岳父一起喝茶时,他选择倾听;当面对抱怨时,他选择沉默。即使是他讲述的《雪洞》的故事,主人公丹津·巴默也是“顺从”的,他相信“是顺从的品质救了她”。女婿也许圆滑世故,但是他对于他在乎的人还是表达出自己的关心和善念的。

“我”是故事的第三者视角,同时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如果说在小说中描写女儿和女婿都是善良的话,那么“我”就有“不善良”的一面:当郑少华同事一直敲打我的门时,“我”选择了躲避,闭门不见,即使“画报纸抖抖索索,几乎要绽开了,破门也跟着振动,有一瞬间我都怀疑会被郑少华的同事一脚踹开,那门连着门框轰然倒下。”只怕他还要我请他吃皮肚面。但是对于朋友,即使“无所不为,自己烧水泡茶,吃喝拉撒,就在里面过日子”,我也无所谓,还得弄早饭给他们吃。“我”的世俗和人情处事在我讲的故事和现实中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我”能在和马师傅和马嫂的交谈中,“我”能看出来“马嫂是想要钱”;我在马师傅他们离开后能想象出来他们的开心。但是当“我”面对女儿时,我的世俗都隐藏了起来。女儿有求于我时,我心花怒放,认为“小妞帮我当成了可用的劳动力”,当我和女婿唠嗑时,我还在默默地关注着女儿“同时在做两件事”。“我”也许是世俗的,但是我将疼爱和妥协都给了女儿。

马嫂和马师傅被刻画成了社会的底层人员,他们圆滑世俗,富有小心机,比如他们趁着闲聊的时候,马师傅将“索要钱财”这个目的委婉地表达出来。当看见没有人听懂他的意思时,他又换了一种说法,将话题引到“乡下的门”上,企图用换下来的门抵钱。他们这种圆滑的性格一览无余。但是他们也有纯真的一面,比如他们只是为了钱财而奋斗,他们身扛两百斤的门走到顶楼只是为了一千九百元的跑路费。比如他们对于善意的腼腆,当小妞邀请他们进屋时,他们死活不愿意,吃个盒饭,蹲在门口就行。他们的妥协也显得令人不忍,当送货的人故意离开时,他们选择自己将门搬上去,而不是撂担子,当他们看见顾客没有给予他们好处时,他们选择忍气吞声,毫无怨言。社会底层的悲哀因此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底层人民的爱情也让我羡慕不已,当他们搬门上去时,马嫂“走在前面,回过身奋力将巨门向上抬起”,怕“他的脑袋被压扁在台阶上”。在搬运的过程中,马嫂不停地并且亲昵的呼唤着着“老公,你怎么样?”“老公,再坚持一下啊”,当马师傅休息时抽烟,马嫂:“窝在下面抽烟气在身体里也出不来,伤肺。等到了地方我下楼去给你买一条烟,尽你抽。”我以为马师傅会不耐烦,但是他的回答却让我感动,“嗯嗯”两字虽然简短,但是却包含了马师傅对马嫂的宠溺。底层人民大多是隐忍的,他们不会将自己的感受用口头表达出来,但是行动是骗不了人的。虽然他们的爱情很平淡,但是却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

故事的标题是《门和门和门和门》,在我的理解中,这四个门分别是女儿和女婿之间的门,这个门是爱情,是生活的柴米油盐;是我和女儿之间的门,是亲情,是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爱;是马嫂和马师傅之间的门,是爱情也是亲情,是相濡以沫;是女儿和马嫂马师傅的门,是相互理解,用爱抵御一切矛盾。

这篇小说以“门”作为线索,告诉了我们门可能是屏障,将自己和外面的联系阻断,小说以换隔音门来阻隔声音这件事作为前提来叙述这篇文章将其冷冰冰的属性显现出来。但是依我看来,作者更想表述的是门的联系作用,就像小说主要的三个故事:“我”故事里以前房子的复合纤维板门,唯一的作用也许就是让朋友自己撬门来家里随意玩耍。女婿故事里的洞穴门,只是为了抵御风寒,而且在关键时刻,还能救自己一命。马师傅故事里的厕所门,即没有门,在他们看来,厕所没有门更有利于疏散味道,交流感情。所以说,门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冰冷,它是有温度有感情的。

在当今社会,喧扰的背后是数不尽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门仿佛被关了起来,用冷漠和世俗的姿态去面对身边人。但冷漠只是保护自己盔甲,世俗只是生存于社会的法宝。也许有一天因为别人不经意的善意,你的伪装便会崩盘离析,将柔软的一面显现出来。所以你要相信从始至终你都是单纯的,在这座“喧嚣”的城市里,你没有丢掉自己的初心,而是一直在用微弱的温度去温暖这个世界。你是这样做的,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亦是如此。

大城小爱便是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