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照片是我新书的封面照,选用这张片子,我非常意外,它一直被我列为首先淘汰的片子,却被出版社坚持用作了封面。现在想来,恩,明白点儿用意了……拍于死谷,当时的气温是49°)
前几天情绪非常不好,突然想不干了,我想旅行,想去学点儿自己想学的东西。当时想,我用怎样的一种方式完成我的旅行?继续像去西部,去加州那样边走边写,还是像去新加坡、芝加哥那样,让旅行变成自己的私事,不再暴露出来?
有这样思考的时候,其实已经说明,旅行在我这里,有点儿串味了。
前些日子,又有一个姑娘联系我,给了我她的书稿和旅游路线。如果没有记错,她是第三个这么齐备给我这些东西的,询问我是否可以出版,希望我帮忙给介绍出版社。除了她们,还有其他一些询问我情况的,甚至是我身边很亲近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和你一样去行走,走一条大长线,然后出书,或者过上以前你在小楼那样的生活?或者如你现在。
我想,可能还会有人这样问我,其实这样的问题,我也在问自己。
首先呢,我不认为我现在的状态,或者过去在小楼的状态是值得去复制的。小楼的日子,其实是很寂寞很寂寞的,而且前期修建的过程很辛苦,就像我在《爱在加州阳光下》里说的,如果当时不是有Nick,小楼肯定做不下来,如果不是有我父母,小楼肯定坚持不下来。如果,当时我旅行结束,立刻回到城市,会有其他的道路和未来,这些都是未知的——当然,我一辈子都不后悔有过小楼,并且引以为傲。所以我会很鼓励去行走,做小客栈也很好,但不要想着这是一条现成的道路,顺其自然就好。
再说到书的问题。第一本书的出版,不完全是因为当时博客的点击量很高,其实像我这样行走的女人,每年都很多,比我文笔好的人,片子拍好得好的人也很多。出彩的地方,是在小楼的部分。而小楼,我认为他成功的地方是,我是带着爱情在做这个店,所以非常用心,当时那个小店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份感情的承载体。所以在落成文字的时候,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如果就论书的质量,《爱在加州阳光下》比《一直在恋爱,一直在旅行》更好——所以,如果单纯说出书,通过一段行走达到这个目的,是很难的。
我非常不鼓励身边的人继续这样做,因为事实证明,现在我在旅行的问题上,就有些摇摆了。
第一本书之后的旅行,是美国西部行,也做成了书,但再之后,去芝加哥,或者新加坡,印尼,别说书了,我连博客都不怎么写。原因就是,对待旅行的态度上,我不像以前那么单纯。
我还是会去欣赏美景,但同时还要考虑怎么拍出来的照片漂亮,怎么构图好,怎么样光影好;我还是会去感受旅行中发生的点滴细节,但同时也会告诉自己,记下来记下来,回头收在书里;我还是会睹物思情,但再提起,对自己也是折磨。第二本书的写作过程,就让我非常煎熬。
旅行,本身应该是很单纯,快乐,个人的事情,我不想身边的姐妹们因为喜欢我的书,喜欢小楼,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而也去这样做——当然,或许你的控制力能比我更好,但我希望告诉你,可能会出现和我一样的问题。
走在路上的初衷,是我们都希望旅行,喜欢放逐,不要失去这些最本真的快乐。
这篇博客,看起来更像是写给自己的。我不想再出现芝加哥之行后,因为出版意见而停笔写作的情况出现;不想再面对美景的时候,背负太多功利的想法。
周遭的诱惑已经太多,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的时候,哪怕只是一个,一件,都让自己尽量单纯一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