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算不上是“女人”,因为还没有孩子。关于“女人”二字,06年旅行前,一个老师对我说,你可以记录下一路上看见的女人们,问问她们理解中什么是“女人”。
但一路尽顾着关心美景去了,也就把这个事情放在一边——尽管,确实结识了很多有意思的女人,到现在还保持着联系。同样的,在小楼里,也见到了很多女人,有的人还被我写进了书里。喜欢观察她们,旅行中的她们,格外真,格外美。
女人,在我的理解里是要放到一个环境里去的,孤零零的美丽,显得苍白,没有灵魂。说到这个,前几天和上司聊未来可能的采访对象是,说到一些女星。我说,如果让我随便选,我想采访刘玉玲(但貌似她不会中文),我还喜欢邬君梅,虽然上了点年纪,但我喜欢她骨子里的那种韧劲和韵味;再有就是莫文蔚、舒淇、张曼玉、张艾嘉;再或者,如果是内地的,我想采访赵薇、那英、刘晓庆、斯琴高娃。上司说我太天马行空,有的人是不适合上封面的,不抢眼,也不香艳。
但我说的,确实都是女人 ,真正的女人。
如果说美,李嘉欣是美,但美得没有灵魂;关之琳也美,但是美得低俗;范冰冰是美(八卦一句,她是我见过的女星里,我认为最尤物的一个),但美得土气;张柏芝是美,但美得不上层次;陈好也美,但美得太风尘。
美女都有残缺,不同于普通女人的是,她们的残缺能成为个人特色,她们的残缺能随着岁月的洗礼、经历而得以保存,小心保护着,等待有一天周围的人对她的特色点头。但是有的美女,美的只是一张皮,一张经不起岁月洗礼的皮。
好像我扯远了,关于这些女星,当然不是我手指一点,就能采访到的,但是终于从老男人采访堆里跳出来,跟这些光环下的女人对话,就像是下午的下午茶一样,别有风味。我不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女人都是有可爱之处的,只是他们的“可爱”,或者被扭曲了,或者被放大了,或者被隐藏。
关我什么事呢?
当然有事,而这个改变,是我今天突然意识到的:我开始用香薰了,开始把房间布置得很艳丽。我在北京租了个比广州月供还贵的房子,我怀疑自己是脑子进水,但这个房子给了我很好的享受和方便,所以我决定要好好享受它,尽最大可能利用它。周末我开始静心准备大餐,像个主妇那样招待朋友;我的房间里开始有粉色和更多的暖色调;我开始注意出门该穿什么,化妆该怎么做。
嗯,前几天,还突破性地买了一条至今“尺度最大”的蓝色晚装——为了下周回广州要参加的公司每年一度的“中国风尚榜”。那条裙子,买的时候没有试,第一是因为一眼看中;另外也因为看了一个下午,终于发现娇小瘦弱型的我实在是不好买晚装。朋友因为是逃班出来和我这个闲人逛街,着急回去打卡,我拿着就走了。晚上睡觉前一试,让自己大跌眼镜——低胸,全露背。我久久地站在镜子前面,傻了半分钟后,给陪我逛街的朋友发去短信:“太喜欢了。”
谈不上漂亮得不得了,而是我看见了另一个自己。
又回到书桌前,黄黄的灯光照在白色桌面上,这样的场景很熟悉,但我想,反正经济危机,反正赚大钱也不可能,不如好好享受生活好了——白天享受太阳,晚上享受灯光。
远离网络,远离电视,多陪狗狗,好好犒劳自己。
发现我还是挺喜欢北京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