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来颐和园是14年前,时间真的就是这么快。
我能记得的湖水和柳树还在,别的我都忘记了,而我想,今天后,颐和园留给我的最大印象仍然是湖水和垂柳。
当然,还有颐和园里流露出的北方生活:比如浓重的京味儿问候、遛弯、白色汗衫、人和人沟通的那种直爽,都是在广东很难看见的。
颐和园里,给我一种浅浅的欣然在里面。
走的地方越多,人的漂浮感越重。在广东,我没有主人翁的感觉;贵州,是我的家乡,但也不是我的家;北京,当然是八竿子打不着(虽然很奇怪,我的历任东家都企图把我扔到北京,但我都不惜以辞职抗拒了)。
但是今天在颐和园让我感受到的轻松和平静,确实是少有的。我不知道是因为奥运的改变,还是确实是北京在改变,每次到北京,带给我的都是越来越好的感觉——除了我仍然不那么受得了北京话。
不过,另一个让我感觉好的原因是,我选了北京最好的时节到来。
当然,美丽的一天也是有不完美的:首先是一早和朋友去北大,但是因为奥运,不让进入;下午的采访,让我遭遇到了大难题,张朝阳让我几乎失态(我竟然身体靠在沙发里,挑衅地问他,到底一直说话这样,还是针对我),跟这个麻省毕业的物理学博士对话,确实是高脑力劳动,难度大于过去采访的任何企业家,甚至经济学家。
一直以来我都可以一边采访,一边记录,今天几乎是一个字没有写下来,我必须全神贯注盯着他,跟他斗智斗勇……可怕的一个小时。
这个男人让人觉得费劲,很费劲,还费解。

(不能停车,心虚,手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