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芭蕉扇里的故事(37)…白耳狼
书接上文。释乙人说到那几个被误杀的士兵,荷依等人都沉默不语。释乙人道:“这不能怪你们,要怪应该怪我安排不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知道内情的人多了,很容易走漏消息。如果实情传到常可云那里,我们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荷依道:“你指的被动是什么意思?”
释乙人道:“不瞒大家说,我以这种方式接近你们,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有求于大家,却犹豫不决,也可以说是对你们不知底、不信任吧。”胡为道:“太子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出口。你是荷依的救命恩人,也就是我们山寨所有弟兄的救命恩人。知恩不报非君子,只要我们能做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释乙人道:“现在,我了解了你们,不但相信你们,而且还要借重你们的力量。目前局势十分严峻,皇上已经专门下旨要常可云赴京奔丧,可是他竟然公开违抗圣旨,并残忍地杀害了传递圣旨的信使。种种迹象表明,常可云纠集三省兵马,打着剿匪的旗号,积蓄个人力量,其目的是要与朝廷抗衡。既然他的反叛端倪已露,我们就必须全力阻止。可是现在朝廷里奸臣当道,政纲混乱,很多事情连皇上都无能为力。我这次微服出来,就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广招天下忠君义士和忠于皇上的大小官员,打起护国大旗,铲除奸佞恶霸,维护江山社稷,安定天下,造福黎民百姓。”释乙人说到这里,徐向东突然跪倒在他面前道:“太子殿下,末将受吾皇恩泽,却未立寸功,今愿返回巡抚大营,联络正义之士,就军中起事,铲除常可云之流,壮我勤王之师!”
释乙人道:“常可云老奸巨猾,如何肯轻信你一个战败之将?你回去,凶多吉少。”徐向东道:“只要能够除恶,末将生死又算得了什么!”说着,徐向东站立起来,冷不防从一个军士的手中夺过一把腰刀,先是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在大家惊愕的同时,手起刀落,砍掉了自己的左手。他还要举刀做什么,但已经没有力气,并渐渐昏迷过去。荷依等反应过来,赶紧为其包扎止血。其他人也渐渐明白了徐向东的自残目的,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要与常可云血战到底。
一袋烟工夫,徐向东苏醒过来。对释乙人道:“太子殿下,请放末将回营。”释乙人以及在场的许多人都眼含热泪。释乙人道:“有你这样如此忠烈的将士,不愁奸佞不灭,重整山河,指日可待。你回营后要处处小心,我们大家期待与你平安相聚。”徐向东道:“太子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释乙人道:“大虎,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为了徐将军的安危,戏一定要演得真实可信。”大虎向释乙人一抱拳,并对徐向东道:“徐将军,得罪了!”说完,双手把徐向东轻轻抱起,向外走去。外面早已备好马匹,大虎先把徐向东放在马鞍鞒上,而后一跃上马,寨门开处,大虎冲过吊桥,直奔官兵大营。
突然见从山寨里奔出一匹战马直奔官兵大营,可把守营值日官给吓坏了,因见是单骑,且与擒拿徐向东那人装束及其相似,值日官所以赶紧跑进中军大帐向常可云报告。
再说常可云,第一阵就折了一员大将,心里正生闷气。他所以令部队后撤而未继续出战,是因为他发现山寨的这员猛将本事太大了。徐向东是先锋官,要说本领,那在军中也算数一数二的高手,可怎么就连一个回合都没打完就被对方生擒过去了呢?常可云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宿军,他深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所以他没有盲动,而是派出探子四处打听,要了解那个擒拿徐向东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因为他坚信,像胡为他们这些打家劫舍的落草贼寇,绝对不会有那样大的本事。探子们打听了半天,也没弄到有用的线索。因此,常可云冥思苦想,十分郁闷。就在这时,值日官向他来报告,说从山寨又下来一骑,且与刚才擒拿徐向东的人想像,正奔大营而来。常可云一听,反倒来了精神,也顾不得披挂,在侍卫前呼后拥下,走出大帐,他要亲眼见识一下山寨下来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敢如此大胆再次独闯巡抚大营。
大虎似乎是有意要在官兵面前炫耀一下气势。他在巡抚大营前来回跑了两趟,发现敌营的弓箭手做好了射击的准备,这才将马鞍鞒上的徐向东提起,作出使劲的架式,将徐向东扔在地上,这才掉转马头回到山寨。
几十名士兵赶紧把血肉模糊的徐向东抬回大营。常可云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先锋官徐向东。不仅缺胳膊少耳朵,而且背上还贴着一张纸,上书“可耻下场”四个大字。徐向东跪倒在常可云面前:“巡抚大人,您要为末将报仇啊!”
徐向东话音刚落,就见常可云嚯地站起,高声叫道:“败我军威,长敌志气的酒囊饭袋,有什么颜面跪在本官面前!官府的面子都让你给丢尽了!来人呀,推出去,斩了!”几名如狼似虎的刀斧手应声进帐,架起徐向东就往外走。(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