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育儿 |
分类: 亲子互动 |
http://s2/mw690/001kyfeRgy6E3qohrK911&690
(阿渺原创,图片摘自网络)
秋高气爽,公园里的周末,是孩子的天下。
小豆丁一路,撒着脚Y子,当然,穿着鞋滴,冲向了她的最爱——地球转盘。
不料,此地已被友军占领:有个和豆丁差不多个子的小男孩,在转盘内,转得正欢。看见豆丁过来,大叫:“爷爷,转快点”
……
两分钟后,这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家就开骂了:“这不是你家的,先来的先玩,我孙子往左转会吐!知道么,现在的年轻人……你家的孩子是玩,我家的孩子不是玩……有没有教养啊!”
以上还省略了问候父母等过程,豆丁妈在电话里和我说时,显然还在委屈中,是啊,被个老人无理地指着鼻子骂,骂完还问你有没有教养!
却实有那么点“婶可忍,叔不可忍!”
http://s8/mw690/001kyfeRgy6E3qquqgLa7&690
我还亲眼见过,有一次,游乐场里,有两个孩子互相推桑起来了,小点的孩子被推倒在地,他的爸爸直接冲过去,一下把大的孩子推得摔出一米开外,那孩子的妈妈当场不干,打了起来!
当时我家女儿就在边上玩滑滑梯,我牵着她走的时候,她还问:“妈妈,好可怕,大人也不守礼貌啊。”
我蹲下来,抚着棉朵的背说:“是啊,妈妈刚才看得心惊肉跳。你跳不跳。”
棉朵当时说:“我的心有一下都不跳了,现在都快跳出来了!”
我抱着她说:“我们都不喜欢这样吧,这些大人,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却没有学会更好的办法,结果不但伤害了孩子,还吓坏了一堆人啊。”
棉朵说:“嗯嗯,有更好的办法!”
http://s2/small/001kyfeRgy6E3qrwCM971&690
那么,今天想说的就是更好的办法。
1、同一个重量级。
意思呢,就是,孩子之间的事,孩子自己商量着解决,如果对方有大人出面,这边也要大人解决。(当然,如果孩子之间差个七八岁,那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了。)
A相信孩子的能力。
很多大人冲出来干涉孩子,美其名日帮助孩子,其实是不相信孩子之间有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且,最重要的是,孩子之间,往往真正的伤害性都不大,青一块,紫一处,换来孩子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上升。
比较常见的是,有些家长,习惯于牵着孩子,上别人家里告状,当然,这以后谁也不敢动他家孩子了,同时,谁也不愿意和这家孩子玩了。而且,基本上被孤立,还是个小告状外加用一堆玩具和零食讨好别的孩子。
一般上,如果孩子来找大人的话,我们就要出面,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工作。而如果对方的孩子大哭,有可能受伤时,也建议大人直接和对方家长联系,马上了解伤情。(其实这是在执行监护人职责,还算不上父爱和母爱)
B不亢不卑、指向理解。
如果在场的情景下,对方大人已经出面了,这其实就是一种邀约,当然,对方家长不一定懂得,我们要懂得。
也有些大人,在别人家的家长找上门后,一律认错,一律责备自家的孩子。其实,这最大的可能,不是打造团结友爱的局面,而是,造成孩子间的积存的不满与委屈。
这个方面比较常见的套话是:“你是哥哥,你要让人家。”
如果碰上别人家家长上门,这时候,先对外处理,仔细地听对方家长的诉求,从对方的眼泪、谩骂、怒火中,理解他后面的需要,如果有些语言对方过激了,别被语言激惹。也别被吓到。该赔钱就赔钱,指向于理解和解决。
C当让则让,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有些家长,他确实做人水平就在那儿摆着:眼里只有他家的孩子是孩子,需要照顾,只有他家的孩子能玩,只有他家的孩子最无辜。
如果碰上这种家长,撤吧!
因为这样的家长,如果去做心理咨询,心理学的专家都要好几年才能处理好。这在国内,有一种残酷的法则(丛林法则,比如这次北京被摔死掉的孩子,恶人自有恶人磨,犯不上我们当磨刀石)。
告诉孩子,这不是示弱(如果家长有示弱的感觉,这说明家长有情结,别装不在意,先处理自己这方面的情结,假的装不出真的来)
http://s1/small/001kyfeRgy6E3qtk3xCe0&690
2、只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工作。
作为成年人,你其实是没有权利去管教别人的孩子的。你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工作。
当孩子有情绪时,先看见孩子,共情孩子,看见孩子的委屈与难过后面的需要。
比如,孩子哭着回来说:“张二毛抢了我的玩具,而且还打人。”
这时候对孩子进行工作,就得解决孩子后面的三个声音:
声音A妈妈,我现在很害怕。
声音B我现在很委屈。
声音C我有愤怒,我不喜欢这样,不知道怎么样为自己出头。
对孩子工作时,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安全感的加固。也就是对声音A妈妈,我现在很害怕进行工作,可以一手拍拍孩子的中上背部(或者语言上表达父母亲都在这里,这样是为了加强孩子的安全感,一般上,关切的眼神、拥抱等肢体接触,都可以非常好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的存在)
然后检查伤处,给予的共情性的话语是:“正在玩的玩具直接被抢走了,我们宝贝太委屈了!”先共情孩子的委屈,委屈的作用是放大愤怒。并且使愤怒变得非常有指向。所以,第二步一般是处理声音B妈妈,我现在很委屈。
这时候,孩子一般会委屈的小泪水,一直再流一会儿。可能会说:“讨厌死张二毛了,永远不要跟他做朋友了。”
亲爱的爸妈们,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讲道理。对孩子说,好孩子,要团结,要友爱等等屁话。
这时候,其实是孩子在用发泻和对外攻击的方式,试着处理声音C我有愤怒,我不喜欢这样,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办。
爸妈的话可以试着说:“嗯,抢玩具非常不好,讨厌抢玩具的行为,宝贝,我们喜欢排好队玩,是吧!”
这时候,爸妈就是在示范性的处理声音C我有愤怒,我不喜欢这样,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办。
一般上,孩子不但明白了他要的,而且明白了他的被支持。正向的行为,也被强化了。
这几乎代表了家长当前的个人成长状态,有些家长非常非常计较,那几乎看本文是木有用的。这是个人成长问题。
之前也写过博文,孩子之间的冲突,秩序的建立,是孩子进入社会的练习。
练习啊,练习,对家长也是一种锻炼,有失误,才有成长。也就是允许自己失败,有时候会忍不住。
真正常见的镜头是,孩子打完架,早玩到一块去了,两个家长,还在斗鸡状态。
多看点育儿书,非常有助于我们对于孩子成长过程的理解与概念化,有时候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大家都头痛这事儿,噢,原来我也不是做得最差。噢,原来我这儿与别人处理得不一样。
特别有用的,是自我成长。有时候,不是孩子缺什么,而是我们需要发展出启动孩子的内在资源的能力。
4、当真正发生了些什么
家长一定要定住,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平平安安成长,可是,哪棵小树成长不经历风雨呢。
我们,真的是孩子的天,你是晴朗的天,阳光明媚,那么,孩子这棵小树就呼吸到洁净、清新的空气。在阳光的爱下,茁壮地成长。
亲爱的,你是什么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