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书事悦读(心理学与文学) |
今天在书店得到了订购半个月的那本《莲花》,或许期盼了太久,拿在手上时,竟然已经不再有期盼的感觉了,硬纸面的封皮,安一系列书中唯一的一本算得上精装本的书。苍白的封面,无任何图案,莲花二字,像是藏文的痕迹。而安的名字上,亦有Padma,莲花的意思,此外别无其它装饰图案,第一眼望去,像极了一本书的内页。觉得外面极应该再有个精美的封面。
一本苍白暴露的书,像极了一些人生,尖锐柔嫩固执,仿佛裸露的伤口,这是不是安的意思。
写法,是回忆和过程穿插式的,有点像《蔷薇岛屿》,当然从书的结尾看,应该把前面当成旅行日记随笔的,不过感觉那样有点乱。或许是为了引出局外的我吧。这本书的文字越发简洁,述说中完全不带语气词。清冷的笔调。一些被世俗所唾弃的爱情和处世方式,在她的笔下蜿蜒盘旋,最后绕进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引起关于爱和生死的共鸣。
随着阅读的进行,一条通往阅读者过往岁月的通道在书中打开,少年时的一些执拗尖锐,午夜梦回时看到的床前那缕月光。与书中相似的一些情感经历,以为一些已经被消灭隐匿却仍活在内心某个角落的挣扎。
书里有许多熟悉的语句,在过往她的书中也曾经出现,但《莲花》与以往书中不同的,是对城市物质的完全否定,完全抛却物质的光芒。
莲花的意象,或许取自于墨脱,但或许也指流浪者历经万苦所追求的生命的真相和内核。它生长在重重的沼泽中,吸引着朝圣者。历尽万劫,来到跟前,却发现,莲花不过是幻觉,生命亦如莲花,只是幻觉。
“莲花代表一种诞生,清除尘垢,在黑暗中趋向光。一个超脱幻象的新世界诞生。”
“这一本书,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路途。而人所做出的努力,通常是未尽。也许这已经是结果一种。莲花。这个名字非常映衬”安如是说。
可是,安,以后请不必解释,不必写这样的序,就如你说的,一本书交给出版商后,就是一种完成,与你再无关系。有些人懂的,自然懂,而误解的,仍然也会长存的。
书中最后引用了敦煌的华丽宫殿做为莲花的具化意象,但正如书中所说的:一队疲惫的旅行者正在朝一座华丽的宫殿走去。其实这座华丽的宫殿,是旅途的驱动者做了法术,在荒野中幻化出一座城池,让他们进去休憩,经继续前行。其实那宫殿的一侧就是陡峭高耸的悬崖,河水湍急……
最近看到佛教的一名公案,是关于二首偈语的高下。
世事众生,但且敬着这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且做世俗平凡温暖的人。
善生,内河,庆昭。
内河,是善生的莲花。墨脱,是庆昭的莲花。善生,是他母亲的莲花。安,《莲花》是不是你的莲花。而庆昭最后的生活,安,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向往。
《莲花》,无疑是安妮的新姿势,这本书,已经有了哲理小说的姿态。再次读这段话,我心里突然觉得安妮,会超越张爱玲。
“时间也许每穿越一百年,就会有消亡和变更。没有人会再记得那些行走者和他们的道路.包括他们的言论和作为、卑微和付出、失落和挣扎,都将在时间里如尘土般寂静。全新的世界即使面临破碎也必须要建立。就如同某天进入墨脱的小路会因为废弃而被树林藤蔓覆盖,莲花状的高山之中的村落会蜕变成繁华县城。如同某天高原再次变为海洋,山脉沉没于海底,冰雪消融,大河入海,一切消失不见。地球也最消亡……
也许只有一种存在天地之间超越天地之外的力量,才能够永久地让人信服愿意相信为它轮回的生命之道。这也是人所能获得的慰藉和信念所在。”
曾经,在安妮的博客留言:请坚持,因为我们已然放弃。
一本苍白暴露的书,像极了一些人生,尖锐柔嫩固执,仿佛裸露的伤口,这是不是安的意思。
写法,是回忆和过程穿插式的,有点像《蔷薇岛屿》,当然从书的结尾看,应该把前面当成旅行日记随笔的,不过感觉那样有点乱。或许是为了引出局外的我吧。这本书的文字越发简洁,述说中完全不带语气词。清冷的笔调。一些被世俗所唾弃的爱情和处世方式,在她的笔下蜿蜒盘旋,最后绕进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引起关于爱和生死的共鸣。
随着阅读的进行,一条通往阅读者过往岁月的通道在书中打开,少年时的一些执拗尖锐,午夜梦回时看到的床前那缕月光。与书中相似的一些情感经历,以为一些已经被消灭隐匿却仍活在内心某个角落的挣扎。
书里有许多熟悉的语句,在过往她的书中也曾经出现,但《莲花》与以往书中不同的,是对城市物质的完全否定,完全抛却物质的光芒。
莲花的意象,或许取自于墨脱,但或许也指流浪者历经万苦所追求的生命的真相和内核。它生长在重重的沼泽中,吸引着朝圣者。历尽万劫,来到跟前,却发现,莲花不过是幻觉,生命亦如莲花,只是幻觉。
“莲花代表一种诞生,清除尘垢,在黑暗中趋向光。一个超脱幻象的新世界诞生。”
“这一本书,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路途。而人所做出的努力,通常是未尽。也许这已经是结果一种。莲花。这个名字非常映衬”安如是说。
可是,安,以后请不必解释,不必写这样的序,就如你说的,一本书交给出版商后,就是一种完成,与你再无关系。有些人懂的,自然懂,而误解的,仍然也会长存的。
书中最后引用了敦煌的华丽宫殿做为莲花的具化意象,但正如书中所说的:一队疲惫的旅行者正在朝一座华丽的宫殿走去。其实这座华丽的宫殿,是旅途的驱动者做了法术,在荒野中幻化出一座城池,让他们进去休憩,经继续前行。其实那宫殿的一侧就是陡峭高耸的悬崖,河水湍急……
最近看到佛教的一名公案,是关于二首偈语的高下。
世事众生,但且敬着这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且做世俗平凡温暖的人。
善生,内河,庆昭。
内河,是善生的莲花。墨脱,是庆昭的莲花。善生,是他母亲的莲花。安,《莲花》是不是你的莲花。而庆昭最后的生活,安,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向往。
《莲花》,无疑是安妮的新姿势,这本书,已经有了哲理小说的姿态。再次读这段话,我心里突然觉得安妮,会超越张爱玲。
“时间也许每穿越一百年,就会有消亡和变更。没有人会再记得那些行走者和他们的道路.包括他们的言论和作为、卑微和付出、失落和挣扎,都将在时间里如尘土般寂静。全新的世界即使面临破碎也必须要建立。就如同某天进入墨脱的小路会因为废弃而被树林藤蔓覆盖,莲花状的高山之中的村落会蜕变成繁华县城。如同某天高原再次变为海洋,山脉沉没于海底,冰雪消融,大河入海,一切消失不见。地球也最消亡……
也许只有一种存在天地之间超越天地之外的力量,才能够永久地让人信服愿意相信为它轮回的生命之道。这也是人所能获得的慰藉和信念所在。”
曾经,在安妮的博客留言:请坚持,因为我们已然放弃。
(我把这些字,寄给了安,她放在了博客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