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表演自然流淌(七)其利断金
(2010-07-03 01:21:5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孩子王 |
看看世界杯上的那些教练,队伍失败的时候,他们总是冲上去,和自己的队员们拥抱、鼓舞。冈田武史半分钟的鞠躬,令这个其貌不扬的汉子显得那样高大。
再看看有些传统强队的教练,动不动就哭爹喊娘,那劲头基本上就是一句话:我是大腕,所以我不是人!哦,不是普通人。
担当二字,人人都懂,能做到的,就没有几个了。
不要总是抱怨学生太差。
学生不练功,不预习,不回课,答应的好好的事情就是不做,该批评批评该骂就骂,但不能总是抱怨:这帮学生太差!抱怨一两次还好,多了就成了一种借口:统帅无能,教学无方,便用学生差来做挡箭牌。
“老子当年如何如何!”“老子在XXX如何如何!”你就碰上这样一帮学生,因为你也就是这个档次的老师。做“老子”很容易,要么穿越回当年,要么不干这项工作,要么到配得上你的地方去。这是个深层的含义。
教“行动”的,快行动。江滨柳犯了什么错误,多余人犯了什么错误。
就是这样一群学生,就是这样一个教学环境,能不能打胜仗,看的是统帅的力量。统帅可以失败,但是统帅必须带出一只铁军。
有个统帅,走入军营,他面对的,是一群真正的乌合之众。第一战,他们就大败而归,损失了1/4的兵力。这个统帅没有走,他带着乌合之众和强敌打了一仗又一仗,败仗远远多于胜仗,打倒最后,他的战士也没有对方更会作战。但是他和乌合之众盼来了最终的胜利,打出了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个统帅,就是华盛顿。
有个将军,被发到南方一支垃圾部队做领导,全军装备低劣,人数稀少,士气低落,一个个就想着如何跑路。将军使出浑身本领,训练残军。弟兄们瞧不起他,嘲笑道:就是你这个小个子要带着我们去意大利?将军反唇相讥:我才不愿意带着你们这帮烂人出生入死哩。他用了种种办法激励士气,终于踏上战场,前后击败十倍于他的敌人。队伍里,产生了许多后来的元帅。这一位,就是拿破仑。
大明对后金作战,屡战屡败,一次战役中,丧师数万,辽东兵民数十万发疯般地逃向关内,后面紧随着十余万凶残的八旗铁骑。不到一万残兵逃入一个小城,裹卷着数万百姓。有一个官员,连将军都不是,本可以赶上马车回北京城睡大觉,可是领兵带队的大都逃了,他却不走,生生带着一万残兵和八旗兵血战到底。他胜利了。这一位就是名垂千古的大英雄:袁崇焕。
所有奇迹般的胜仗,都是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队伍打赢。
能够发现并且引领那些隐藏于普通人间力量的,才是真英雄。
等着最好的条件,压倒性的优势,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打胜仗的~命运才不给那样的机会。
学生们最宝贵的东西,是他们的原灵性,他们都是自然之子。
他们的每一种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都可以转化为宝贵的艺术成果。
人活十八年,早已凝聚了足够的天地之气。
只是那气庞杂纷乱,并不容易引导,也不容易归类。
如何爱自己的战士?
有一位美国将军,在美国加入二战的时候,职业军人非常稀少,大部分都上了前线。他却被留在后方组建预备队。预备队组建好了,送到前线去为其他将军建功立业。这位将军非常朴实,他兢兢业业地在后方组织新兵训练。他训练的每一支部队都成为了精锐。上级来调研,发现这位将军下大力气抓的是后勤:营房、伙食、洗澡水、干净的袜子,他说,父母把儿子交给我们,我们要让他们的儿子健康地活下去,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谈何上战场赢得战争的胜利?后来他也上了前线,一直给人做副手。但是在诺曼底登陆前,他成为了美军集团军群司令,他原来的上司名将巴顿成了他的下级。之后这位将军连战连捷,且赢得了所有将士的爱戴,战后成为美军“总司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兼总司令)。这一位,是布莱德利。
你可以严厉,你可以苛求,但是你要知道他们饭盒里的牛肉有几块,他们家乡的玉米谁来收割,他们的狗是什么品种,以及,他们为了什么追随你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