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东邪西毒》
(2009-03-27 00:49:16)
标签:
娱乐 |
分类: 认识电影 |
14年前,开学,韩国同学小金回来,带来几盘录像带,内中之一就是《东邪西毒》。小金一再强调,这部电影的出现,对于亚洲电影有着强烈的意义。那时候学院师生研究电影,资料来源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国留学生,小金的这盘带子多少人看过、录过不清楚,估计不少今日赫赫有名的电影人都是通过它了解了王家卫。
之后在洗印场观摩了胶片《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许多在看录相时昏昏欲睡的人对这部电影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电影的决绝处,必需要到电影院里看,不然就看不出来好。不过,普通的香港观众对于这部电影并不买帐,《东邪西毒》票房惨败,和另外一部票房惨败的名片《大话西游》一起,见证了1997前后香港电影的末路。
之后,盗版盘纷起,网络渐热,《东邪西毒》和《大话西游》都成了一代人热爱的作品。不买票看的是这些人,热捧的也是这些人,这又是电影的奇妙处。
曾经有人说,假如此二片今日重新上映,会如何如何,不想,这一天还真就来了。
下午、晚上连续参加《东邪西毒》两个首映活动,看着“终极版”这三个字,不禁想到,如果一镜不动,票房会不会更好?或者必须小改小动,才对观众有吸引力?
假如《东邪西毒终极版》票房过了亿,不知当年、现在操盘的幕前幕后人士,会是怎样的感想。假如又一次血本无归,15年后的努力,也就成了另一段时间的灰烬。
《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东邪西毒》这几部电影,是对一代中国青年电影人影响最深的影片。在这十年的中国电影中,不难看到众人受到的影响,那些风格迥异的作品,在中国电影中构成了奇异的混合,其间的血脉关系,常人难以知晓。有多少向往象《东邪西毒》一样拍片的青年导演,最终和王家卫一样碰的头破血流;又有多少拍商业片如鱼得水的青年导演,在自己作品的某个角落里自觉不自觉地重复了王家卫电影的段落。
当然,有时候技术控制出现错误,色调偏了,构图歪了,画面闷了,主创也会彼此打趣笑谈:咋拍成王家卫了?
07年在苏州做金鸡百花电影节红地毯时,见到梁朝伟、刘嘉玲——记不得有没有王家卫了,这脑子,也有点要变成时间的灰烬——和今日比较,形容没有太大的变化,看来心情不错、日子不错。看老搭档经纬的主持,那是日益娴熟了,频道这《首映》节目,也练就了田华导演等一干精兵强将。晚上再看电影,5293还是5298年代的电影,比起如今VISION2甚至VISION4的胶片,那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至于不知是托还是迷总结的那许多处改动,在观影过程中几乎也无法意识到。电影是蕴藉流畅的,加减一两个镜头改变不了什么,也制造不出什么特别的奇迹。
电影中,有的朋友已经离去了。95年曾经相识。
电影中,有的朋友还是老样子,当年,在学院的院子里碰上,彼此打打招呼;如今,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有变。
电影中,有些东西还在,有些已经不在了。
王家卫倒真是一如既往地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