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往事
/苗炜
说起来也有十来年了,刚认识赵赵的时候,她还是个“专栏写手”,写小时候去公共厕所打苍蝇搞卫生,我看她的专栏,她的音容笑貌就宛在眼前,她写自己吃了一种减肥药,屁股底下有油脂渗出来,像一辆二手漏油的小奥拓。我心说,这姑娘真舍得自己,不吝,肯定生在母们北京。那时候赵赵还是风情万种的少女的模样,现在看见她,总疑惑,原来那个人哪里去了,一个人怎么能长着长着就把自己包裹起来了?这位自称“郊区妇女”的同志发生这样的变化,原因只有一个:写剧本写的。
她在某一年忽然宣布,不写专栏了,以后只写剧本和小说,省得把才华都浪费在小专栏里。一般来说,没什么才华的人都这样,得省着用。后来她那本名著《动什么别动感情》出版,我问她,能印两万册吗?她有点儿骄傲,又有点儿为自己的骄傲而感到不好意思,总之表情很复杂的说,八万!我差点儿嫉妒得晕过去。后来就在电视上看到同名电视剧了,我发现,赵赵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她愿意写祖辈和父辈,愿意挖掘家庭关系,不像我们,人物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似的。即便现在这本《穿动物园的女编辑》,写的是时髦男女,也有爹有妈有叔叔有婶子,提醒我们,不论我们怎么耍个性,家庭亲情的纠葛都避免不了。
另一个特点是对北京的热爱,这种热爱拦都拦不住,咕咚咕咚的往外喷,这本小说里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心地善良,伶牙俐齿,说出来的话带着一股子爆肚儿的味儿,不只是对话,赵赵小说的叙事节奏承转起合都有一种“北京特性”。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写过一篇文章谈论卡夫卡那难以为外人理解的“犹太特性”,我相信有“北京特性”这样一种东西,比如《茶馆》的台词我烂熟于心,可北京人艺演这出戏,我还是会去看,我对表演和演员也没那么挑剔,坐在下面听那些台词一句句说出来就高兴。看赵赵的小说,也类似,像是听几个北京女子叽叽喳喳的聊天(这小说聊了三十万字),忍不住就听一耳朵,走开来,过一会儿,姐几个还聊呢,就再听一耳朵。北京话里那些明褒暗贬旁敲侧击阴阳怪气尖酸刻薄,听着就过瘾。
当然,这种特性可能会拒绝一些读者。至少拒绝一半的读者。另外,美国小说家耶茨有个判断,以编辑或作家为主角的小说,拒绝了一半的读者。照这么说,《动物园的女编辑》,以编辑为主角拒绝了一半读者,以油滑的北京腔调又拒绝了一半,那就没剩下什么人了。这些人要是再对时尚或者“动物园批发市场”不感兴趣,那就坏了。不过,我看了这小说,倒是充满柔情的想起来,动批刚兴起的时候,我在那里买过裤子买过鞋,五块钱一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