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
(2008-11-07 11:39:57)
标签:
杂谈 |
收到消息,《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作者米高˙基里顿(Michael Crichton)因癌症英年早逝,终年六十六岁。记得在台湾念书时,曾花上整个星期,废寝忘餐地狂啃着他的《侏罗纪公园》。他同时也是电视剧《仁心仁术》(ER)的创作人,他的医学背景,把真实的学术资料融合于创作之中,让它做出了故事的质感,也让我明白到资料搜集该有的坚持和要求。既然不是专业背景出身,故事创作时,就更需要有方法演技式的资料搜集。他的小说,一直影响我在资料搜集,和创作方向上的理念。虽然我没有读过他近年的作品,但看到这个消息,还是感到有点难过。
* * *
获好友毕国智邀请,到浸会传理系二年级的编剧班作嘉宾讲者。同学们都很认真,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获得灵感。我认为这是老生常谈,还是要多看书,不论是小说还是非小说。
很奇怪,近年有些创作人总是不太看书,不是说看了许多书就能成为好的创作人,只是除了几个极少数的天才外(那是说在一个世纪、一个民族只有一两个的那种),没有几个好的创作人,是不看书的。你从没留意街上其他人的发型,怎样能够成为好的发型师。如果你认为其他人的创作,没有甚么参考价值,那不是你的狂妄,而是你的幼稚。
* * *
有人质疑为甚么电影《破事儿》会是金马奖提名最佳改编剧本?理由很简单,因为它确实是改编自一本小说。这本小说的原稿,大部份刊载于1995-1996年期间的香港报纸和杂志,并于1999年于香港结集出版成书。其后,再在2007年由另一间出版社重新再版,同年才被改编成为电影。
我想跟其他改编剧本稍有不同的地方,是这次原著作者跟改编编剧,是同一个人,但此事根本对参赛资格没有影响。要是《破事儿》小说不是我写的,而是由A君所写,我只是把它改编拍成电影,当然是照样提名改编剧本;要是小说由我写,而B君则负责改编剧本,跟着再由我当导演拍成电影,B君也可以提名改编剧本。同样道理,要是小说由我写,剧本由我和B君一起联合改编,B君也不会被剥削参与提名改编剧本的资格。因此,即使这个剧本是我写,我也是原著小说作者,哪又有甚么问题?这书不是那种在电影上映后,才衍生出来的电影小说。在这小说出版时,别说谈改编,我甚至连导演也还没当上。那些对电影似懂非懂的家伙,一旦要找你麻烦,他们总是从各个方面去试。
* * *
每次展开新片的筹备,总是格外兴奋。因为一大群工作伙伴,又再重新聚在公司内。有时候,大家碰面,就教人想起米路˙吉逊(Mel Gibson)的《惊世未了缘》(Braveheart)中那一大群苏格兰战士,彼此又再从田里,或不同地方重新聚在一起。当然,我们没有把脸涂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