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两天忽然心血来潮,找来《幽灵刺客》(Blade)的三集DVD一次过重看,其实说是重看,并不准确,因为严格来说,过去从没有认真看完过任何一集《幽灵刺客》,因为不知道为甚么,我每次出外坐飞机或在酒店打开电视看HBO时,都会碰上这部电影,其实每次都看了超过60%,但都是断断续续的看,不太连贯,所以从来都没有完整的看完整部电影。
现在重看,觉得其实有点黑色幽默,特别是当中吸血疆尸内的种族歧视——天生的吸血疆尸会歧视半途被咬的吸血疆尸。也有一些仰慕吸血疆尸的人类,甘心当爪牙,但愿有一天被赏识后,可以被咬成为吸血疆尸的一份子;也有一些反叛的吸血疆尸去经营的士高,被传统的吸血疆尸谴责他们过分高调,没有溶入世界。
看这样的电影,没有太大压力,动作也厉害,虽然没有甚么大道理,看起来还是赏心悦目。
* * *
因为《公车》进了上海电影节的创投会关系,所以接受了上海万众传媒的文字访问,我不知道万众传媒会放在哪份杂志,因此也同时放在这里吧。
1.
答:《公车》是启发自2001年一宗真实的新闻,一个匪徒在公车上侵犯了三个女乘客,每个人都谴责车上的乘客冷漠,但我倒想透过这个片子,带出除了谴责乘客外,更深层的意义。
2.
答:其实是源起自许多人讨论这个新闻,大都是一面倒的谴责乘客的冷漠和漠不关心,但我觉得在探讨当事人的行为过程之余,更希望探讨看这宗新闻的人的反应。
3.
答:今次计划参与这个洽谈投资会,因此影片是还没有开拍的。我预计大概会拍两个月左右,最困难相信会是,可能要作出很多即兴的拍摄,由于演员众多,所以花的心力会较大。
4.
答:最近除了在筹备《公车》外,还有做一些文字及其他视觉上的创作。有些创作的意念,好像不适合用电影来呈现,因此尝试多用其他不同媒体。
5.
答:那是视乎受众是哪一类型而言,对我公司同事来说,可能我每日对着他们的面色,只是黑色,没有幽默。
6.
答:我想跟我在台湾生活过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是从小我就对历史特别钟情,在没有成为电影人之前,我最大的志愿是到女校当历史老师。
7.
答:没有。在编剧的过程中,压力经常都大,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8.
答:「不是兄弟」的创立,就是看到不少公司在创办的初期,创办人都热血沸腾称兄道弟插血为盟,但结果到最后却是反目成仇因财失义。因此要是一开始不称兄道弟,纯粹以独立式的合作为基础,谈得来就一齐弄,谈不来的也没关系,就分开各自弄,这样的合作反而可以来得长久。你的问题说「跟看起来很可爱」的杜文泽合作感受,我觉得实在说得好,因为杜文泽的「很可爱」,许多时候都只是「看起来」,跟他合作并不容易,但没关系,反正我也是不容易合作的人,负负得正。
9.
答:要是《破事儿》里的〈做节〉吓得一百万青年人不敢叫女朋友帮自己口交的话,我相信它同时也刺激了过千万的青年尝试叫伴侣口交。恐怖片一直都是我的挚爱,经常都有这个打算,可是到目前还未构思出一个令自己很兴奋,又觉得特别的故事,所以还在思考当中。
10.
答:那是因为你朋友只喜欢我的喜剧,也把我标签成「喜剧导演」,因此一有作品脱离了喜剧的范畴,他就觉得「弱了」,对此,我只能跟你朋友说声不好意思,因为我不只是个「喜剧导演」,也无意只当「喜剧导演」。
11.
答:懂得演戏和自己的演技并不直接挂勾,我对于自己的演出评价是「情何以堪」。
12.
答:希望能够为《公车》找来一些投资者之余,更希望跟上海的观众有多一点接触。
13.
答:其实每去一个地方参加影展,都可以看到不同地区观众有不同的观影习惯,对外国观众而言,一些内地观众不会发笑的地方,可能他们会感到有趣,反之亦然,有时他们没反应的,华人又可能会笑破肚皮。
14.
答:在做这访问时,我还没有前赴上海电影节,所以无法作对比,但在香港电影博览上,碰到上海电影节的工作人员,令我觉得上海电影节是一个很积极、很有活力的一个影展。
15.
答:这是一条甚么问题?
16.不是兄弟」和「正在电影」两个机构之间是甚么关系,相信很多影迷和读者也有这样的疑问,希望您能满足我的好奇心。
答:两者最大分别,是合作伙伴的不同。「正在电影」是2001年我和一些朋友共同创立的,主要是制作我的电影及广告。「不是兄弟」则是我和杜汶泽在2005年时创立,它不是一个经常性运作的公司,主要是制作和我俩人相关的题目,可以是他监制我导演,也可以是我们共同监制别的新导演。
* * *
许多人都对李察'基尔(Richard Gere)主演的《猎狐行动》(Hunting Party)有个误解,以为是说关于战地记者的电影,通常都是有很多沉闷资料性的事情要交待。但事实上这电影是我近期看过,最黑色幽默和风格独特的电影作品,它是透过黑色戏剧的手法,表达对战争和媒体之间的批判,感觉类似佐治古尼(George Clooney)的《夺金三王》(Three Kings)。
遗憾香港发行都没有多少间戏院,金钟PP更只用一个小影院去播放,座位只有四五行,实在有点可惜。
* * *
感激内地网友DD7,谢谢你把我的信都翻译成日文,本来是很私人的事情,没想到结果要麻烦大家,但不管怎样,谢谢你的帮忙和关心。
* * *
有网友问到,在哪里可以看到《智勇三熊》和《银行劫案》。对不起,因为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家庭录像,也是我跟我哥哥和家人一起制作的短片,家人都认为这是属于私人的东西,而且质素也实在是很粗糙,因此并没有打算作公开发行。
过去都是朋友来探访我时,大家播来闹着玩的看,要是真的拿出来,就有点不好意思,在影展上放映,并不是因为觉得它拍得好或到了某个水平,只是为了方便当中研讨会讨论谈及成长,和如何把兴趣变成拍摄时,才播放的片段,一旦离开了我的现场讲述,我觉得就无谓拿出来献丑。因此实在不好意思,并没有别的途径能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