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为到板桥上课,早一天就到了板桥跟艺术大学的人碰面,本来很想在参观学校后,跑到临口的侨生大学先修班,因为曾经在那里念过书,很想看一下有否改变,但又怕蓦然这样去到,门口的长官不准进入,加上听说路程也要一小时,恐怕去到已经天黑了。
记忆中由学校走到临口,差不多需要走上半小时的路,那段路四野无人,要是在黑夜中走,都颇为恐怖,我曾经试过在晚上回校时,被骑电单车的同学撞到,因此还是等下次有机会早一点才去。
在台湾诚品闲逛,发现了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电影书写札记》(Notes sur le cinematographe)的中译本,之前好像没有怎样在香港看见过,布烈松有一句话说得很有趣,那就是:「导演不是为了指导别人,而是引导自己。」
你要是当了很多部电影的导演之后,才会发现,其实你一直需要引导的,是你内在的生命,每次的拍摄都是向你自己心灵未知的领域去推进。
看了活地亚伦(Woody Allen)的新作,觉得跟《迷失决胜分》(Match Point)及《遇上塔罗牌杀手》(Scoop),比起来有点逊色。但话说回来,这样年纪要保持如此的忘情创作力,加上已有大量的杰出作品,是殊不容易的,在华人就比较少这样的例子。
毕竟制度不成熟,大部分责任都落在导演身上,导演的工作在精神和体能上都负荷过重,年纪大了就很难支撑。想做导演的朋友,先于创作力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体魄。过去曾经有前辈这样的跟我说,都没有怎样相信,但后来就足以体会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