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2009-08-20 01:23:20)
标签:

宗教

寺院

哲蚌寺

酥油

巴桑管家

乃琼寺

朵玛

分类: 游历四方

       由于有其麦格日上师的嘱咐,我再次来到乃琼寺。虽然上一次去的时间太晚遇上大门关闭,还有地方上工作组有二三十人进驻在寺院里,再加上师父推荐的朋友有事急匆匆离开,都令我犯了点小嗔心。当我再一次单独前来,却令我收获了很多。

       刚进入寺院大门就见到二位年青的僧人正在门口交谈,我小心地上去问:请问巴桑管家在哪里?其中一位看起来很斯文又带着一种沉稳大气的师父有些惊奇地望着我说:我就是。真巧,其麦格日上师嘱咐让我进寺院后找的人就这样在大门口接我呀!

       巴桑管家非常有魄力并和善而慈悲。他很忙,寺院虽小,大大小小的事全都找他,还要不停给专程来寺院的信众做一些法事,也让我见识了藏民把刚买的轿车开到寺院来开光!但他依然嘱我等他,然后回来非常认真地带我到各个经堂参观并做详细介绍,还在称得上是西藏最大的莲花生大士像前给我献上哈达,又教我怎么给莲花生大士恭敬地献上哈达!这时,其麦格日上师的电话打过来,请巴桑管家带我好好在寺院里转转看看,令我心里生起好一阵温暖,上一次来时的小嗔心早已荡然无存了。

 

     “乃琼寺位于西藏拉萨哲蚌寺山坡下,是哲蚌寺的属寺,所以又被称做乃琼护法神殿。 在藏语中“乃”即“地方”意思,而“琼”是“小”的意思,乃琼寺意思就是哲蚌寺下的一个“小地方”,一个小的不需要人们注意。但这乃琼寺,是历史上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每年考中格西学位的喇嘛多出于此,现在仍是西藏的佛学院。”
      现在的乃琼寺建于村居之间,院门东开。在传说中是于公元八世纪莲花大师将凶恶的乃琼多吉札丹降伏,将其变为藏传佛教的护法神。因此乃琼寺里有西藏最神奇的一种巫师,也就是法力无边的乃琼神汉,同时也保存下来一种降神的宗教仪式。
     乃琼寺院落里长廊上的众多壁画内容,几乎都跟护法和降魔,地狱与苦难相关。
     乃琼寺虽然规模小,加上僧人数量有限,因此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更谈不上寺院的发展。但在文化传承方面,乃琼寺有着勿庸置疑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藏族历史,特别是近三百年历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乃琼寺的历史是藏族近代历史的缩影。再加上乃琼寺是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初期所修建的最具特点的寺院之一,因此,其建筑特点和规模是当时最具时代特点的,加上寺院壁画内容的独一无二性和所采用的艺术风格的别具匠心,使得寺院所拥有的建筑壁画风格在全藏犹如繁星般的寺庙中独具风骚,是我们了解藏族寺院文化和研究近代藏族历史的重要窗口。”
 

      巴桑管家带我到大厨房跟师父们一起喝茶吃饭,这可是我喝得最好喝的酥油茶了,它们是用专门的一个搅拌容器打制出来的。我以为象在汉地一样喝完为敬,可是一位在厨房工作非常和蔼可亲的大叔就等候在旁边,只要我一喝完就马上斟上,令我禁不住连喝几碗,原本我是有点吃不惯酥油的,可这里均匀搅拌出来的酥油茶咋就这么香呢!还好,这里有一些僧人会讲几句结巴的普通话,巴桑管家的普通话比较而言算是好的了,虽然常有一些词语他怎么也无法翻译成汉语,我也就当懂了吧青藏游之-----供奉"朵玛",真诚和慈悲是这里最能令人听懂的语言!

     我的好奇心一向很重,当巴桑管家问我想不想看怎样做朵玛,我忙不迭答应了。 制做过程就转述网上的详细介绍把)。看着巴桑管家一双有力量的手,轻柔又轻快地捏出这么漂亮而神圣的朵玛,我真是由衷的赞叹。看似简单的技巧,当我把手也伸进水里学着做时,才发现真的很难。水很冷,巴桑说是为了让酥油凝结不化才好捏出形状,这样,时间长一会我的手就有些冻木了,而巴桑管家做完这些朵玛最快也要二个多小时呢。他从小出家,在这个寺院已经二十多年了,每当有大大小小法会的时候都由他来做朵玛,这真是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和虔诚恭敬的心,因为,这些都是供品啊!巴桑管家一直戴着口罩,为得是不让口中的浊气触到朵玛上,做得时候也要静心观想。我学做了一个多小时,竟只捏出一二个圆点,于是我就只能帮忙刷颜料了。看似简单的刷颜色,也需要十分的细致和耐心呢,我可是浪费了不少纯天然酥油颜料,巴桑师父看着心疼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下午寺里有法会。当我准备离开寺院的时候,看到大殿中已经被巴桑管家摆上了我亲自参与制做的朵玛,心里真是高兴又得意,愿我用自己最清静的身口意做供养吧!愿得到乃琼护法的加持!

     后来我和台湾来的小戴又一次来到这里,并由巴桑师父带着我们一起朝拜了哲蚌寺,而我最深最快乐的印象就是我做朵玛了!我和小戴依依不舍得跟大厨房的师父们告别,跟巴桑管家告别。藏区的人们有如这里晴得见底蓝得像宝石的天空,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我们总是不停被他们感动着! 

 

一些关于朵玛的知识:

藏族朵玛是一种用面团捏制的象征性的礼仪供品,上面常饰有酥油花制成的彩色图形。朵玛有三种主要形状:1)供奉朵玛,用于怀柔、增长及除障等世俗仪式;2)锥形食用会供朵玛;精神祝福的仪式举行后可以将其切开,分撒给参加仪式的人食用;3)最大的一种神灵朵玛,需要单独捏制,代表坛城的象征形式或符合某位独特神灵的“口味”。有些朵玛即小单一,只是一个基本的锥形体或三角形金字塔,而有些朵玛却极为复杂,尺寸高达一人。

白色圆锥体朵玛是供奉给白度母和观音菩萨这类善相神的怀柔朵玛。供奉给转轮王或金刚瑜伽母这类的半怒相本尊神的朵玛十分复杂,通常为红色心形食子。供奉给大黑天神或金刚橛神这类怒相神的朵玛通常是红色的,顶部有雕制而成的三角形火焰。在增强仪式中使用的朵玛普遍为红色或黑色三角形。为了与密宗四大“密业”相符,也要捏制白、黄、红、黑朵玛。一般说来,朵玛食子通体涂成白色或红色,代表神灵的温和或恐怖的活动。朵玛也可用作替换物品或伏魔中使用的物品,因为,在抛撒之前,朵玛已将疾病和恶业吸了进去。

   在糌粑面团中加入各种原料,在传统上,要把糌粑粉、酥油和水揉在一起,内含“三白”(酪、乳、酥油)、“三甜”(糖蜜、饴糖、蜂蜜)和二十五宝瓶药。朵玛的装饰极为奢华,包括一些象征性的成分,它们是用混有彩色染料的酥油花制成,这些成分包括朵玛的圆形莲花底座、六角形法源或带台阶的方形基座。锥形、金字塔形或心形朵玛食子也经常饰有一些象征物,如:太阳、月亮和融滴。彩色圆盘或莲花代表着花瓣、三角形火焰和特定神灵的标识。根据字面解释,在观修神灵和金刚乘仪式中,有几百种图案用于形态各异的朵玛上。许多藏族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和装饰传统。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乃琼寺)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乃琼寺大门两侧的壁画)

 

(和巴桑管家一起做朵玛)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青藏游之-----供奉"朵玛"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我和小戴同巴桑师父合影)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哲蚌寺的经堂屋顶)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色拉寺)(色拉寺的辩经)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青藏游之-----供奉"朵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