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椅子》赏析
http://www.zydg.net/magazine/article/1003-0565B/2005/05/qnwb20050536-1-l.jpg
原文
生活如椅子
王清铭
梭罗纯粹,居里夫妇高尚,在生命的质量上都是常人无可企及的。他们都没有多余的椅子。
生活如椅子,删繁就简,撤掉多余的部分,你的生活就简朴、简洁、简练而且丰富、深邃了。座上庸俗和卑劣,就坐不下伟大和崇高;坐上虚伪和暴戾,纯真和善良就无处落座;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有了多余的椅子,你就会想到与之协调的华丽房子了,想到许多人苦心钻营的位置,想到那轻飘飘而又沉甸甸的票子,于是你忙忙碌碌,心情也沉甸甸的,没有了坐下来的轻松和欢乐。
透过椅子看生活
作者: 欢乐一生
王清铭的散文《生活如椅子》(05年3期《中华散文》)写得极有特色,语言上挥洒自如,令人想起民间老艺人手中神奇万化的泥巴,完全听从作者的捏弄。我想,能游刃有余地运用语言应该是文学的一种至境,应是所有写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生活如椅子》篇幅不长,只有千余字,但透过椅子看生活,却处处妙语如珠,哲思不断。文章从《瓦尔登湖》里找到梭罗关于椅子的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时用两张,社交时用三张。接着便对这椅子观进行“我”的解释,说明人生有三张椅子足矣,有第四张第五张第六张,那么“名”呀“利”呀等身外之物便会不约自来,占据本自由率性的心灵,那样的话,会使一个人的人生因繁杂而贫瘠而荒芜。接着作者的目光又穿越历史看到居里夫人家那两张简朴的椅子。关于这两张椅子,他说:“两张椅子,让他们有了事业上携手共进的伴侣,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的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可以说,行文自此,我们已对这种椅子观及其折射出的人生观有了切实的感悟。但作者却并没有停止,而是从事实的表述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将这种椅子观继续升华。“椅子以舒适为标准,过于豪华,就变成一种装璜了,结果不是人坐椅子,椅子成为盘踞你生活的一种累赘了。”
读完全文,我们不禁要为作者的这种哲思妙语所叹服。生活如椅子,但生活却并不能简单成椅子,椅子其实只是作者手中的独特道具而已,椅子观所折射出的是作者那种发人深思的人生观。“有时候我们的生活简单得只需一把椅子,供心灵坐坐。”
的确,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却并没有带来精神的富足,物欲的无度反而使我们精神的家园愈见贫瘠,这是很令人深思的。人们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但具体到每一个人,在这个问题上,谁能保持一种平常心呢?许多贪官在出事后常忏悔的一句话是:“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的确,一个人出于生存对物质的占有是很有限的,要命的是心中那种越来越强大的“物欲”,“无度的欲望害人”,这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警醒。
生活其实如椅子一样简单而纯明,我们真得不需要太多的椅子。一个人的一生就那么多的精力,你去追求物欲就必定会使心灵的园地荒芜。生活因简朴简洁而丰富多彩,心灵因无旁鹜而纯净清明。
赏析文字转自http://forum.xinhuanet.com/elite-detail1.jsp?path=/&eid=4860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