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句层次分析(转)

(2010-05-08 18:30:48)
标签:

层次分析法

语义特征

语义指向

句法单位

鲁迅

教育

分类: 灰灰狼教你写作文

《现代汉语》(2)第五章第四节句子层次分析方法导学

2006年10月25日 童湘屏
 
 

第四节 单句分析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

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1、基本分析原则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 进行 社会 调查   分析过程
  |||___________|
    |_|____ |
       |_定)中 |   更多例子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2、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例如:
   他 去年 去 了 一趟 美国。   分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_| |___| 述补关系    更多例子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
  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
  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3、层次分析法的图解表示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
例如:
    申奥 成功 有助于 中国 的 改革 与 开放。    分析过程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他 弟弟 在 北京 念 大学     分析过程
    |_定中_| |_介宾_| |_述宾_|
     |     |____状中____|
     |_____主谓______|
  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结构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起来,从而显示出句法单位内部的结构关系。例如:
       S
      /  \
    主语  谓语
    / \    / \
   偏 正  述 宾
   |   |  |  |
  取暖 设备 出现 故障  分析过程

4、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层次分析法能够揭示句法单位组合的层次关系,符合语言结构的客观规律,从而有效地分化某些歧义结构。
  例如:
  A 衣 服洗 干净 了。       B 坑 挖 浅 了。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
      |_| |___|
  C1 坑 挖 深 了。        C2 坑 挖 深 了。
    |_||_______|          |_||______|
      |_||___|             |____|   
                        |_||_|
  上述由名词+动词+形容词组合成的三个句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分清其内部的不同的结构层次,并且有效地分化类似坑挖深了的歧义结构。

 

5、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层次分析法无法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深层语义关系。
  例如:
   鸡 不  吃 了   分析过程
   |_||________| 主谓关系
     |_| |_| 状中关系
  鸡不吃了的内部层次关系只有一种,但既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了,也可以理解为不吃鸡肉了。又如鲁迅的书既可以指鲁迅的藏书、也可以指鲁迅的著作
  这些歧义结构的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隐性的深层语义关系不同,使用层次分析法无法有效地化解这些歧义。

(三)其他句子分析方法

1、变换分析
  变化分析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考察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换规则的分析方法。 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分析,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例如:
    A、台上坐着主席团
    B、台上演着梆子戏
    C、山上架着炮
  三个例句包含的词类相同(处所名词+动词+助词+名词),排列顺序相同,内部层次关系相同,但是A句表示静态意义(台上有主席团)、B句表示动态意义(梆子戏正在上演)、C句既可表示静态意义(山上有炮),也可表示动态意义(山上正在架炮)。
  下面我们通过变换分析法分析三个句子。
  A句可以变换为主席团坐在台上。类似的例子如:
    门口站着人—→人站在门口     床上躺着人—→人躺在床上
    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B句可以变换为台上正在演梆子戏。类似的例子如: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操场上放着电影—→操场上正在放电影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隔壁打着电话—→隔壁正在打电话
  C句既可以按照A句模式变换,也可以按照B句模式变换。
    山上架着炮—→炮架在山上/山上正在架炮
  类似的例子如:院墙外修着马路—→马路修在院墙外/院墙外正在修马路
  通过变换分析,不但将内部层次关系相同的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演着梆子戏山上架着炮区别开来,而且分化了类似山上架着炮的歧义。

 2、语义特征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是分析和概括同一句式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的分析方法。例如:
  A类:
    他赠了幅国画给我—→他赠给了我一幅国画
    学校奖了三千元给他—→学校奖给了他三千元
  B类:
    我买了斤香蕉给他—→*我买给了他一斤香蕉
    我要了个名额给他—→*我要给了他一个名额
  A类句子与B类句子都是连谓句,内部层次结构相同,但表达的语义不同:
  A类句子包含两个动作,但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赠国画给我是国画由他转移到我的过程)。B类句子也包含两个动作,但说的彼此分离的两件事情(我买了斤香蕉给他互相分离的两个过程)。
  A类句子与B类句子的不同关键在于动词语义特征上的差别。
  A类句子中的赠、奖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而没有取得的语义特征。B类句子中的动词买、要具有取得的语义特征,而没有给予的语义特征。

3、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指向相关的另一个成分。
  语义指向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解释和说明某一语法现象的分析方法。
  通过语义指向分析,可以把一个狭义同构的句式分化成语义不同的句式。
  例如,同为动词+形容词+了的述补结构,其补语的语义指向各不相同。
  砍光了(补语指向的受事,树砍光了
  砍累了(补语指向的施事,我砍累了
  砍快了(补语指向这一动作的本身,你砍快了,得慢点砍
  砍钝了(补语指向所利用的工具,刀砍钝了
  砍坏了(补语指向工具或受事,他把刀砍坏了桌子砍坏了
  砍疼了(补语指向受事或施事的隶属部分,把他的脚砍疼了忙了半天,胳膊都砍疼了
  语义指向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在语法形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语义解释,揭示句法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种种联系,使许多从形式上看来完全相同的结构分化为在语义上并不完全相同的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