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晓华
刘晓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460
  • 关注人气:4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2019-11-01 09:12:41)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墓寻踪

    地址:宁夏固原市南塬、羊坊村、小马庄村、王涝坝、深沟村、大堡村一带

    时代:北朝、隋、唐

    级别: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西南南塬,古人称之为“陇山之足”,古名百达原,是固原的风水宝地,是古代达官贵人死后埋葬集中地,墓葬以北周、隋、唐三朝为主,也分布少量汉代墓葬。墓葬分布面积约1120公顷,1982年至2004年考古发掘,共计发现墓葬50余座,其中著名的墓葬有北周墓 3座、隋墓1座、唐墓6座 。墓主人均为固原当地手握政权的达官贵族,墓葬出土了反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的珍贵文物上百件,充分说明了丝绸之路“萧关古道”咽喉重镇固原的繁荣昌盛和重要历史地位。这些墓葬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墓葬经考古发掘均已回填保护,出土文物和壁画均收藏于固原市博物馆中。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北魏冯始公夫妇合葬,198112月至1982年上半年发掘于固原西郊雷祖庙村,为砖砌墓,女性棺已经腐朽仅存残迹,男性漆画棺腐朽成碎片,后经考古发掘清理修复,大体复原漆棺画内容,漆棺画经鉴定为“国宝”文物,为固原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出土有铭文砖,铭文显示墓主为北魏使持节、镇西将军、高平镇督大将冯始公和其夫人墓,埋葬时间约为太和十三年七月。

鎏金铜棺环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兽面人纹透雕铜辅首和双龙人纹透雕铜牌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铜钫  铜壶,龟形铜灶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铜熨斗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漆棺画复制品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墓棺棺盖正中从顶端至棺尾画一“S”形螺旋形水波纹及涡纹图案,两侧画飞鸟、其间画白鹤、鸭、鱼、忍冬纹饰等。盖顶端呈幸形,前宽后窄,棺盖边缘,其f7画有飞鸟。其间画白鹤、鸭、鱼等,以象征天河,两侧靠顶端,左右对称画两座屋宇。左侧屋宇内画一人袖手盘膝而坐,着高冠及汉式长衣,身后左右各有一侍女。屋外榜题东王父。右侧屋宇内亦相同画一人,梳高发髻,身后左侧有一侍女。屋宇之外左右各立一著高冠及汉式长衣的侍者。二屋宇房脊正中各画一正面站立的金凤,房脊外侧各画一侧立的金凤。其余部分画满缠枝卷草图案,图案中画奇鸟异兽及人首鸟身的形象。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墓棺前档上部正中画一屋宇,室内一男子头戴高冠,身着窄袖胡服,右手执杯,左手执魔尾,屈腿斜坐于榻上。室外左右各有男女侍者二人,皆胡服.左面放有一细颈壶。画面下方正中部分已残缺,左右侧各画一菩萨,有头光,高髻。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棺侧两侧绘画都分上中下三栏:上部为一排孝子故事;中部为大型联珠龟背纹,靠近前端处画一长方形窗;下部为一排狩猎图。三栏之间以花纹图案间隔。  孝子故事均以三角形火焰纹间隔,形成由大小相同的画幅组成的连续画面。每一画面均有竖行墨书榜题,右侧的孝子故事画保有两种,情节自前向后发展,为舜的故事和孝子郭巨的故事。左侧孝子故事画残缺较严重,一段是孝子尹伯奇的故事,另外一段画孝子蔡顺故事。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北周宇文猛墓,有封土堆,砖砌壁画墓,19935月至8月发掘。宇文猛,平高县(今固原市)人,据出土的《周故大将军大都督原盐灵会交五州诸军事原州刺史盘头郡开国襄公墓志铭》载,宇文猛为北方少数民族部族酋长之后,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任都将;二年(529)补都督;北魏节闵帝元恭太昌元年(532年)任镇远将军、步兵校尉,龙骧将军、员外谏议大夫。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年),大驾西迁,封长安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二年(536年),加平东将军、太中大夫。四年(538年),封安南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加安西将军,增邑八百户。通前一千六百户,进爵为公。十三年(547年)加持节,抚军将军,右光禄大夫,长乐郡守。十四年(548年),授大都督、原州诸军事、原州刺史。十五年(549年),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骠骑大将军,开府。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太师宇文泰死,由嫡长子宇文觉承袭为安定郡公、太师、大冢宰。诸子幼小,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宇文猛因西魏战功,赐姓宇文,改封盘头郡开国公,增邑一千户,通前二千九百户,授左武伯。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三年(563年)转授左宫伯,因西魏战功授汾州诸军事、汾州刺史。保定四年(564年)授大将军。保定五年(565年)七月十五日病逝于长安县鸿固乡永贵里,十月二十三日归葬于平高县西南(固原市南塬王涝坝村),享年六十九岁。宇文猛是西魏、北周关陇集团中的高级将领,但史料中却缺乏记载,宇文猛墓志的出土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北周大利稽冒顿墓,199411月发掘,墓葬被推土机损毁,仅发现墓志铭砖一方。墓志载:“维建德三年岁次壬辰十二月已*廿三日辛酉,原州平高县民、征东将军、左金紫光禄、都督、赠原州利史、怅县开国子、大利稽.昌顿墓志铭。大息.秦阳郡守。” 大利稽为北朝时期北方匈奴部族姓氏,从墓志铭分析来看,大利稽氏是北朝内迁定居固原的少数民族之一。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北周田弘夫妇墓,砖砌壁画墓,19965月至6月发掘,出土文物上百件。据出土的《大周少师柱国大将军雁门襄公墓志铭》载 ,田弘为原州长城郡长城县(今固原市彭阳县红河乡)人。北魏末年在高平(今固原市)参加万俟丑奴起义,后被剿灭。北魏孝庄帝永安间从陇西王入征,即任都督北周时田弘奉命平定西羌和凤州氐族叛乱有功,后任蘘州总管蘘州刺史,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正月三日死于蘘州任上,归葬原州高平西郊(固原南塬大堡村),享年六十五岁。死后赠使持节少师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原州刺史等职。《周书》有其传。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拜占庭时期金币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隋阎显墓,早年间毁,仅存墓志铭。据《大隋平高县令阎府君墓志铭并序》载,阎显原州平高(今固原市)人。经举贤敕授平高县令,开皇三年(583年)四月二十一日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七岁,二十年五月二十一日于夫人刘氏合葬于咸阳乡具厅里颠山南(今固原南塬)。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唐初土洞墓,20149月发掘,位于固原市南郊王涝坝村和寇庄村交界处,墓主为西域少数民族,出土壁画六幅。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唐梁元珍墓,19868月至12月发掘,南距史氏家族墓地百米,砖砌壁画墓,有封土堆。墓葬早年间被盗,出土文物极少,仅存墓志和零星陶器。据出土《大周故处士梁府君墓志铭并序》载,梁元珍为安定朝那人,七十二岁寿终正寝,大周(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十月二十八日迁葬于原州百达原(固原市南郊羊坊村)。墓志铭没有记述其祖、父情况。墓志铭载梁元珍“孝义基身,忠贞成性,早味玄学,夙谐真粹。负咏而有乐,视鸟笼而不悦,志叶琴书,自放山水。晚年栖幽,笃于释教,精辨三乘,妙穷四谛,悟浮生之不协,审仙宫而可仰。” 墓志为梁元珍的两个儿子和白鹳观道士灵芝、福基寺僧智岸立,从墓志记述看梁元珍是一名饱学隐士,终身未入仕,精通佛道玄学,而且晚年昄依佛门。其前夫人弘农杨氏、后范阳卢氏均为名门望族。两位夫人早逝于梁元珍,梁元珍死后于两位夫人合葬。

树下老人屏风壁画,表现了墓主人自放山水,悠然自得,逍遥洒脱的生活。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墓道东西牵马图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仕女图壁画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