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古墓寻踪 |
兽面人纹透雕铜辅首和双龙人纹透雕铜牌饰
墓棺棺盖正中从顶端至棺尾画一“S”形螺旋形水波纹及涡纹图案,两侧画飞鸟、其间画白鹤、鸭、鱼、忍冬纹饰等。盖顶端呈幸形,前宽后窄,棺盖边缘,其f7画有飞鸟。其间画白鹤、鸭、鱼等,以象征天河,两侧靠顶端,左右对称画两座屋宇。左侧屋宇内画一人袖手盘膝而坐,着高冠及汉式长衣,身后左右各有一侍女。屋外榜题“东王父”。右侧屋宇内亦相同画一人,梳高发髻,身后左侧有一侍女。屋宇之外左右各立一著高冠及汉式长衣的侍者。二屋宇房脊正中各画一正面站立的金凤,房脊外侧各画一侧立的金凤。其余部分画满缠枝卷草图案,图案中画奇鸟异兽及人首鸟身的形象。
北周大利稽冒顿墓,1994年11月发掘,墓葬被推土机损毁,仅发现墓志铭砖一方。墓志载:“维建德三年岁次壬辰十二月已*廿三日辛酉,原州平高县民、征东将军、左金紫光禄、都督、赠原州利史、怅县开国子、大利稽.昌顿墓志铭。大息.秦阳郡守。”
大利稽为北朝时期北方匈奴部族姓氏,从墓志铭分析来看,大利稽氏是北朝内迁定居固原的少数民族之一。
北周田弘夫妇墓,砖砌壁画墓,1996年5月至6月发掘,出土文物上百件。据出土的《大周少师柱国大将军雁门襄公墓志铭》载
隋阎显墓,早年间毁,仅存墓志铭。据《大隋平高县令阎府君墓志铭并序》载,阎显原州平高(今固原市)人。经举贤敕授平高县令,开皇三年(583年)四月二十一日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七岁,二十年五月二十一日于夫人刘氏合葬于咸阳乡具厅里颠山南(今固原南塬)。
唐初土洞墓,2014年9月发掘,位于固原市南郊王涝坝村和寇庄村交界处,墓主为西域少数民族,出土壁画六幅。






唐梁元珍墓,1986年8月至12月发掘,南距史氏家族墓地百米,砖砌壁画墓,有封土堆。墓葬早年间被盗,出土文物极少,仅存墓志和零星陶器。据出土《大周故处士梁府君墓志铭并序》载,梁元珍为安定朝那人,七十二岁寿终正寝,大周(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十月二十八日迁葬于原州百达原(固原市南郊羊坊村)。墓志铭没有记述其祖、父情况。墓志铭载梁元珍“孝义基身,忠贞成性,早味玄学,夙谐真粹。负咏而有乐,视鸟笼而不悦,志叶琴书,自放山水。晚年栖幽,笃于释教,精辨三乘,妙穷四谛,悟浮生之不协,审仙宫而可仰。” 墓志为梁元珍的两个儿子和白鹳观道士灵芝、福基寺僧智岸立,从墓志记述看梁元珍是一名饱学隐士,终身未入仕,精通佛道玄学,而且晚年昄依佛门。其前夫人弘农杨氏、后范阳卢氏均为名门望族。两位夫人早逝于梁元珍,梁元珍死后于两位夫人合葬。
树下老人屏风壁画,表现了墓主人自放山水,悠然自得,逍遥洒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