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县东岳庙(一)

(2019-01-18 17:42:43)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位置:山西蒲县县城东柏山之巅

年代:元、明、清

级别: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修建于柏山山巅,据《山西通志》载:“东神山,在县东五里,盘迤数十里,山多松柏,遥山麓而上里许,盘旋至山颠,有岱岳行宫,故名。”东岳庙,又名岱岳祠。清光绪版《蒲县志》载:“东岳庙在县东五里东神山颠,唐贞观间重建,三月二十八日邑人祀之。”又据庙内现存碑记载:“始考*献亭之础石,自唐之太和已有建立。”宋金时期重修。庙内元至正辛丑年(1361年)《重修东岳庙碑记》载,原有建筑“殿旧制壮丽”。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损毁后重建,未完工,又于延佑三年(1316年)地震再毁,延佑五年(1318年)重修,至正二十年(1360年)七月完工。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十八年(1395年)、正统十一年(1446年)、成化十三年(1477年)、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德八年(1513年)、万历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1601-1610年)、天启六年(1626年)、清乾隆五十年(1785)、五十四年(1789年)、同治三年(1864年)、民国十八年、二十六年均有重修、增建、金装圣像,始成今之规模。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东岳庙整体建筑坐北面南,前朝后寝,按皇家帝制规格三进五门修建。沿中轴线由山下开始依次建有照壁、登山步道、将军祠、土地庙、御马亭,御马亭东侧建有华池宫、道房。山门、凌霄殿、天王殿、戏台、看亭、金水桥、献亭、东岳行宫、寝宫、昌衍宫、清虚宫、地藏祠、地府。东西两侧依次建有钟鼓楼、厢房、回廊、七十二司,角楼、东西六曹。整体建筑以东岳行宫、寝宫、子孙宫为中心,周围环绕东岳大帝所管辖的各个职能机构附属建筑,屋面均施黄绿琉璃瓦,正脊施脊刹,两端有吻兽。平面构成一座“回”字型气势宏伟的皇家建筑群。 
蒲县东岳庙(一)
将军祠、土地庙
蒲县东岳庙(一)
将军祠前廊两山清代壁画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御马亭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华池宫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山门,创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时任蒲县知县王候主持修建,庙内存有《新建东岳行宫大门记》碑。山门上下两层建筑,一层为砖券过街门洞,门洞上方悬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易水谷希贤手书“岱领横雲”木匾。前建三间前廊。二层为天堂楼,檐下悬挂清嘉庆七年“东岳庙”木匾,左右两侧建有钟鼓楼,均为单檐十字歇山顶。门前有清嘉庆六年铁铸狮子一对。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二进天王殿、凌霄殿,整体建筑上下两层,下层砖砌方形台基,当心间砖券过街门洞,门洞内东西两侧砖券窑洞,内彩塑四大天王造像。二层建单檐硬山顶凌霄殿三间,门前建登仙桥凌空飞架于天堂楼和凌霄殿之间。东西两侧建有青峰寺、白衣庵。凌霄殿后山墙外两次间设窗,窗两侧砖雕楹联。当心间砖雕“翠微亭”“平步青云”。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三进戏台,创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庙内有重修碑记。砖砌台基,当心间为过街通道,上铺木板,通道南口建抱厦一间。台基上承三间单檐硬山顶戏楼,戏楼前檐下施立柱两根,柱头施阑额,柱间阑额下施精美镂空木雕雀替。当心间镂空木雕八仙庆寿,东西两次间镂空木雕渔樵、耕读。台内设木隔板将戏台分成前后台,当心间施六抹槅扇,上木雕和彩绘图案,上悬清乾隆五十二年由康熙十七年邑武生曹補天敬书神人以和”木匾。东西两次间设门,门额及两山分别彩书月中来”“蜃中楼”“天上有”“海上市。两山墙面及其隔板板壁上彩绘清乾隆时期至民国期间在次演出过的戏班题记和戏曲图案。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看亭,亦称之为议事亭,是专供官员、乡绅和会首们看戏、商议庙事故名。创建于明代,单檐悬山顶,平面方形。前檐下拱眼泥塑两裸体孩童。亭后砖砌三孔金水桥连接献亭,桥面两侧设石雕栏板,上雕精美花卉人物图案。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献亭,重建于元延佑五年(1318年),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均有重修。平面方形,单檐九脊悬山顶。四角立蟠龙石柱,石柱下施覆盆柱础石,柱础石上石雕蟠龙,西南柱础石上有金“泰和六年五月重五日完毕”题记,从题记看献亭在金代重建过。石雕立柱前后雕刻风格上有所不同,当属元代和明代之作。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东岳行宫,正殿。重建于元延佑五年(1318年),明洪武十八年(1386年),正统十一年(1446年)、成化十三年(1477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正德八年(1514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均有重修。殿内彩塑造像元延佑五年(1318年)塑,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重妆。正殿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平面方形,出檐悬山顶。砖砌殿基,石条压沿,前沿东西两角石雕角兽。正面和献亭台基相接,东西两侧砖砌坡道,后沿和寝宫月台相接。一层围廊檐下除后檐围廊明间两根檐柱为圆形木质外,其余38根为石质八面抹棱檐柱。前檐下围廊明间两根檐柱上刻有《木兰花慢》词五首,有元至正廿一年县尹刑叔亨年款。前檐柱柱头施兽面,柱后檐下彩塑两身造像。廊下悬明嘉靖六年(1527年)铁钟。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檐柱柱头施四辅作斗拱,补间无辅作。柱间椽飞上置望板,上塑猴子、孩童、小鬼,明间檐下塑雷公造像。前檐下明间设格扇门,门额悬“东岳天齐”木匾。殿内正中倚柱设神坛,坛上施木质神龛,龛内彩塑东岳大帝及其侍者造像。东岳大帝身后悬塑人物、花卉、飞龙等图案,东西两柱悬塑两条腾龙。看额悬清乾隆五十年“东岳行宫”木匾。神龛东西两侧分别彩塑两身文臣造像。后檐下当心间设板门。四面围廊下立有元、明、清、民国时期碑刻。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寝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重建于元延佑五年(1318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殿内彩塑造像均为明代补塑。殿内正中砖砌神坛,上设神龛,龛内彩塑东岳大帝圣妃贾氏及其侍者造像,身后悬塑金飞龙和花卉。龛下东西两侧各塑一尊侍者造像。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昌衍宫建筑形制,重建及其重修时间和寝宫相同。殿内后壁砖砌神坛,上设神龛三间,龛内彩塑三霄娘娘和侍者造像,龛下东西两侧各塑一尊侍者造像,造像均为明代补塑。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东岳大帝行宫东西两侧,上下层分别建有七十二司、戏楼和看楼。一层砖砌窑洞七十二间,内塑东岳大帝管辖下治理阴间事物的七十二个专职衙门。二层进深四椽,单檐卷棚顶,四椽袱通檐用两柱梁架,前檐圆木通柱,石雕鼓形柱础石。一层平梁伸出檐柱外,平梁上铺设木板,二层中间不舍隔墙,形成回廊。二层柱间施木栏板,檐下无斗拱。建这样的看楼,是为了方便妇女观看和小孩玩耍。在正殿东西两侧二层回廊上建有两座戏楼,戏楼和回廊构成一体,于正殿前戏台形成“品”字型布局。戏楼板壁上有民国时期彩绘戏曲图案。回廊南于与戏台相连,北与清虚宫相连,形成“回”型建筑格局,四角民国时期增建角楼。回廊现收藏有明清时期重修东岳庙和朝山醮会碑记28方。七十二司、戏楼和看楼均重建于元延佑五年(1318年),明清至民国时期多次重修。七十二司彩塑造像均为现代补塑。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清虚宫,重建于元延佑五年(1318年),明清至民国时期多次重修。上下两层,一层砖砌窑洞,东西两侧分别建有地府入口和出口。其结构和七十二司、回廊结构相同。二层正中建清虚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内设悬塑神龛,清代彩塑造像,地上有清同治十年“位至尊”牌匾。东西两侧建有卷棚顶配殿三间。清虚宫后墙砖雕 “崇山峻岭”“明月清风”。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蒲县东岳庙(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