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洞广胜寺上寺

(2018-12-26 07:46:35)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位置: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霍山颠

年代:元、明、清

级别: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胜寺,据《平阳府志》载:“广胜寺,有二,一在霍山上;一在山下。汉建和元年建。” 因东汉西域名僧慈山法号俱庐舍,故寺初建名为俱庐舍寺。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至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灭佛,寺院被毁。后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游增正觉创修阿育王塔,北周建德三年(575年)周武帝佛,塔未完工被迫终止。唐上元元年(760重修阿育王佛塔,寺名亦阿育王塔院。据寺内毗卢殿宋治平元年(1064年)复刻立的《广胜寺敕牒碑记》载,唐大历四年右河东观察使、司徒、兼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奏请重修,敕牒大历广胜之寺,广胜寺之名沿用至今。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灭佛广胜寺再次被毁。从上寺毗卢殿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固晋州慈云寺长老维摩经僧普净舍身经》碑载晋州慈云寺普净在上寺舍身。宋治平元年(1064年)复刻立的《广胜寺敕牒碑记》,宋崇宁二年(1103广胜寺前山主持僧刻立的元祐三年1088年)本路提点形狱公事张商英《霍山诗一首》碑可知,五代后周至宋初重建寺院。金代重修,金代末广胜寺被兵火焚毁。元代重建,大德七年(1303平阳地震,寺院损毁殆尽。大德九年(1305又重建。明景泰三年1452年)、弘治十年1497、正德十年1515年)均有重修。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关中地震寺院有所损坏,后又修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平阳地震再次波及寺院,寺院受损,后再次修葺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上寺沿中轴线有三进院落,即塔院、中院和后院。现存建筑有塔院的山门、门楼、飞虹塔、弥陀殿,中院大雄宝殿、东西廊庑,后院毗卢殿、东侧观音殿和西侧的地藏殿。广胜寺的琉璃飞虹塔、佛经《赵城金藏》和元明时期壁画被誉为广胜寺“三绝”。

山门,重修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三十七年1772修葺。面阔三间,悬山顶。檐下悬挂清康熙二十年工部尚书洪洞杨仪、董沐题“万代慈航”木匾。檐下左右两次间明代泥塑哼哈二将造像。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飞虹塔,初建名为阿育王塔,后毁。始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六年(1527年)。天启元年(1621年)增修围廊。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弥陀殿,原建为两层阁楼式建筑,元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府地震损坏,后重建时改建成一层大殿。明嘉靖十一年(1332年)重修,梁架结构仍用元构,部分构架有所改动。弥陀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歇山顶。前檐下当心间置格扇门,后檐下当心间置板门。殿内使用减柱造,位于次间中线上置四根金柱,上呈大额枋井口形梁架,四面用四根斜梁利用杠杆原理,挑出搭前檐柱上,四角施平梁挑出搭前檐柱上。檐下施五辅作双下昂计心造斗拱。殿内四金柱中心设佛坛,佛坛上切砌扇面墙。正中明代塑阿弥陀佛造像,两侧元代塑脚踏瑞兽的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造像,阿弥陀佛前清代铜铸小型阿弥陀佛造像。佛坛上还供奉有广胜寺高僧造像。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扇面墙背面设坛,上有大肚弥勒佛铜铸造像和两童子协侍造像,此三尊造像应为明代之作。后世在弥勒佛两侧又补塑两僧人协侍造像。扇面墙上彩绘有众菩萨拜三世佛大幅壁画,十菩萨头戴花冠,胸戴璎珞,身着天衣,腰系飘带,透视可见头背光。画工精美绝伦,右上角墨书题记“金装佛像,彩绘壁画,十方施主*名于后。赵城县桂林坊信士高桂、室人任、乔氏施银一两二钱。平阳衛致仕官金贵施银一浅。晋阳曲王府施泉施银一钱******。大明万历十九年秋七月吉日完毕”。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殿内两山及其前后墙面原有明代万历十九年彩绘有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水陆画。内容丰富多彩,有佛、菩萨、圆觉、祖师、明王、护法、诸天、天王、力士、夜叉、飞天等人物。现仅存东山墙残留少量,其余均毁无存。人物壁画边有少量墨书榜题“**神将众”“旷野***众”“**星君众”“**摩天主众”“梵王天众”等。殿内原存放有金熙宗皇统初年潞州民女崔法珍断臂化缘,募资所修木刻版《大藏经》6980卷,因收藏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故又名《赵城金藏》,《赵城金藏》因其为宋版孤本,故为稀世瑰宝。1933年被高僧范成发现后就历经劫难。今存4800余卷,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4813卷,其余分散收藏于国内各个图书馆、博物馆中。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大雄宝殿,明景泰三年重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施琉璃脊兽。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前檐下增修插廊五间,后檐当心间增修抱厦一间。前檐下置五扇格扇门,平板枋上民国时期彩绘佛传故事壁画。檐下立有清代、民国时期碑刻。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殿内置四根金柱,依金柱置佛龛三间。龛前置木雕花罩,上木雕八仙、丹凤朝阳、二龙戏珠贴金等图案。明间两金柱间施板壁,悬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皇四子和硕雍亲王书“光辉万古”木匾。龛内置佛坛,明间佛坛有木雕释迦牟尼佛和弟子迦叶、阿难造像。两次间方便木雕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以及两协侍、象奴和狮奴。后壁彩绘飞天。佛坛北面设佛坛,上清代彩塑观音菩萨、两童子,韦陀、夜叉造像东西两山设有长方形佛坛,佛坛上置清代铁铸十八罗汉造像。大雄宝殿东西两侧有明景泰年间重修两垛殿。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毗卢殿,元代建,明弘治十年(1497年)至十四年(1501年)重修。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琉璃脊兽,琉璃瓦剪边。前檐明间置格扇门,整个建筑无窗。前檐下悬清顺治“天中天”木匾。檐下施五辅作双下昂计心造斗拱。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两次间墙面嵌有石碣七方。分别为明万历二年《故府游广胜寺》碑、宋治平元年(1064年)《广胜寺敕牒碑记》、《太宗皇帝御制赞》、《佛顶尊胜陀罗尾真言》、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晋州慈云寺长讲维摩经僧普净舍身记》碑、宋崇宁二年(1103广胜寺前山主持僧刻立的元祐三年1088年)本路提点形狱公事张商英《霍山诗一首》碑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晋州慈云寺长讲维摩经僧普净舍身记》碑
洪洞广胜寺上寺
   宋崇宁二年(1103广胜寺前山主持僧刻立的元祐三年1088年)本路提点形狱公事张商英《霍山诗一首》碑
洪洞广胜寺上寺

宋治平元年《广胜寺敕牒碑记》:“晋州赵城县东南三十里霍山南脚上古育王塔院一所,右河东观察使、司徒、兼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奏臣,据朔方左厢兵马使、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五原郡王李光状称,前件塔接山带水,古迹见存,勘置伽蓝,自原成立伏乞,奏置一寺,为国崇益福,仍请以阿育王为额者,臣准状牒州勘责得。耆寿百姓陈仙童等状,为光所请,置寺为广胜伏乞。天恩虽其所愿如蒙,特命赐以为额,仍请于当州诸寺,选僧主持灑扫。中书门下牒,河东观察使牒奉敕,宜仍赐额为大历广胜之寺,牒至准敕故牒。大历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牒。主寺阇梨僧 ,切见当寺石碣,岁久隳坏年深。欲整新重摽。斯记治平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知库尚座僧**,尊宿前供养**,汾阳**,前山主僧**,前寺主僧**洪洞广胜寺上寺

殿内中心设佛坛,佛坛分别泥塑有:正中塑毗卢佛、东面卢舍那佛、西面释迦佛以及脚踏瑞兽的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造像。正中塑毗卢佛前原有铜铸弥勒佛造像一尊,惜遗失,今仅存莲台佛座,佛座上铜铸千佛。门东西两侧各泥塑天王造像一尊。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殿内四周置长方形佛坛,佛坛上施木构佛龛,龛内供奉有铁铸三十五尊佛像,四角设四尊天王造像。四角神龛衔接处供奉有菩萨和童子造像。四面龛内分别供奉有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神龛上部彩绘五十三佛,壁画间有大明正德八年题记。后壁明间彩绘《十二圆觉》壁画,壁画间有大清顺治十六年题记,说明后壁壁画为清代之作。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毗卢殿东西两侧建有观音殿和地藏殿,面阔均为七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面饰琉璃兽脊,雕有缠枝牡丹、童子、仙人、行龙等图案,正脊两端施琉璃鸱吻。正脊琉璃件上有大明嘉靖元年题记。观音殿内造像均毁,地藏殿内存明代泥塑造像八十六尊,脊椽上有墨书大清乾隆丁丑年(1757年)修葺题记。殿内正壁及南北两山设长方形佛坛,佛坛正中泥塑地藏王菩萨及其侍者造像。坛前两侧泥塑道明、冥公和两鬼卒守护造像,前者表情安逸祥和,后者怒目圆睁,肌肉隆起,魁梧刚劲。地藏菩萨左右两侧泥塑十殿阎王及其侍者造像。造像身后及其梁架、椽间枋上悬塑山川,亭台楼阁。华严三圣、西方三圣、释迦、毗卢、弥陀、菩萨、天王、诸天、护法、金刚、夜叉、力士等造像以及各种瑞兽点缀其间。南北两山佛塔泥塑判官六曹造像。一幅天宫佛国圣境,地狱威严轮回景象,富丽堂皇,是明代不可多得的彩塑艺术精品之作。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洪洞广胜寺上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