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2018-09-04 12:21:28)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长城、古城(堡)、边寨遗址

位置: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堡火家集村

年代:北宋、金、元、明

级别: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牧隆城,为北宋渭州(今甘肃平凉)山(六盘山)外四寨之一。据《武经总要》载:“(隆德寨)天禧初筑,属渭州。地名邪没龙川,蕃语讹谓之羊牧隆城。庆历初改今名,隶德顺军。”《元丰九域志·卷三》载:“(德顺军)寨五。(天禧元年置羊牧隆城,二年置静边。天圣六年置得胜。庆历三年改羊牧隆城为隆德寨,八年置通边。治平四年置治平。静边。(军西七十里。)得胜。(军西北八十里。领开远一堡。)隆德。(军西六十里。)通边。(军西南五十五里。)治平。(军西一百四十里。领牧龙一堡。)” 《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八》载:隆德寨。泾源路(顺德)[德顺]军,天禧元年置羊牧隆城,庆历三年改为寨。《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载:隆德县州东九十里。东北至固原州五十里。本平凉县地。宋天禧初,置羊牧隆城寨。庆历中,改曰隆德寨。金改为县,属德顺州。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五里。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金史·地理志》载:德顺州,上,刺史。宋德顺军,国初隶熙秦路,皇统二年升为州,大定二十七年来属。贞祐四年四月升为防御,十月升为节镇,军曰陇安。户三万五千四百四十九。县六、寨四、堡一:旧有上接镇、通安寨、王家城、牧龙城、同家堡、后废。金天会九年(南宋绍兴元年即1131年),金占领德顺军,皇统二年(1142年)设隆德县于隆德寨。金正大四年(1227年)三月,成吉思汗攻占陇安,避暑于六盘山,复置德顺州,四月攻占隆德县。元大德八年(1304年),迁隆德县于笼竿城,后因城内火姓人居多,加之县城有传统山边贸易集市,故名火家集。明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徐达攻占隆德后,为弼隆里,设隆德递运所。据《隆德县志》载,弼隆里乃土达里也。元万户八丹归附于明,其部落号为土达。 由于县城的迁移,古城日渐萧条破败,清代同治年间匪患猖獗彻底废弃。1920年海原大地震损毁。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宋史·夏国传》载:庆历元年二月,(夏军)攻渭州,逼怀远城。”“福申令持重,其夕宿三川,夏人已过怀远东南。”“西路巡检常鼎、刘肃与夏人对垒于张家堡。”“元昊自将精兵十万营于川口。《宋史·任福传》、《东都事略·任福传》均有记载此次大战。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景宗元昊率领十万大军从折姜(今宁夏同心县预旺东)进发,经天都寨(今宁夏海原),沿瓦亭川(今葫芦河)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区。把主力埋伏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口(今宁夏隆德),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西吉偏城),声称要攻打渭州(今甘肃平凉),诱宋军深入。韩琦闻夏军来攻,命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数万,自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经怀远城、得胜寨(今西吉县将台北),抵羊牧隆城,出夏军之后,伺机破敌。如不利于战,则据险设伏,待夏军回师时截击。任福与泾原驻泊都监桑怿率轻骑数千先发,钤辖朱观、都监武英等后继。二月十三日,进至捺龙川,闻镇戎军西路都巡检常鼎等正与夏军战于张义堡南,遂转道南进,急趋交战处。杀死几千西夏军队,西夏也不断增援。任福军赶到当地支援,于是夏军佯败,诱宋军追击。任福不知是计,脱离辎重,轻装尾随追击。黄昏。追至好水川,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饥渴交迫。朱观、武英部屯笼洛川(今隆德西北什字路河)。相约次日会兵川口,合击夏军。十四日,任福、桑怿引军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东五里处,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泥盒,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家鸽飞出,恰为夏军发出合击信号。宋军阵未成列,即遭夏骑冲击。激战多时,宋军混乱,企图据险抵抗。夏军阵中忽树两丈余大旗,挥左左伏起,挥右右伏起,居高临下,左右夹击,宋军死伤甚众,任福、桑怿等战死。是日,朱观、武英部进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军重围中。自辰时交战到午时,宋军溃败,宋军将士战死万余人。任福身负重伤,后遂手自扼咽喉自杀死。其子任怀亮战死,桑怿、刘肃、武英、王珪、赵津、耿傅均战死。其中王珪为行营都监,驻守羊牧隆城,率4500人自羊牧隆城来援,被夏军击败。此役宋军几乎全军覆灭,仅朱观所部千人逃脱。夏军获胜后,闻宋环庆、秦凤路派兵来援,遂回师。好水川之战,宋朝再度失败,宋军退兵中途,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子几千人,持故衣纸钱为烈士招魂,噩耗传到东京,“关右震动,仁宗为之旰食”。宋仁宗怒贬户部尚书、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和韩琦、范仲淹。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古城坐落于于葫芦河与烂泥河之间的三角台地上,东临葫芦河,西靠烂泥河,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北略高于南,建有方形内城。古城设东西南北四门,北门设方形瓮城,南门设圆形瓮城,东西门二级台地上建有方形耳城。内外城西南北三面修筑有护城壕,东城外临葫芦河冲击崖面。古城除东城墙因居民耕种建房损毁严重外,其余三面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内城墙体仅存几小段残迹外,其余均毁于农民耕种,内城设北、南、东三城门,南门位置清晰,其余城门情况不明。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城门瓮城及北城墙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城门瓮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城门瓮城内侧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城墙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西城墙、西城门、小方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南城墙、南城门瓮城及其护城壕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南城门瓮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东城墙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东南角角墩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东城墙遗址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内城遗址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内城北墙遗址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内城北城护城壕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内城残存的西北角城墙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内城南墙遗址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古城西北角山顶上建有军堡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北宋边寨之羊牧隆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