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之旅-泾河流域旬邑蜈蚣洞石窟西区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陕西石窟 |
蜈蚣洞石窟西区,位于蜈蚣洞石窟下游,距离蜈蚣洞主窟不足一公里。突兀的山崖上开凿有两层窟龛,上层以石窟居多,和主窟一样窟与窟之间凿有甬道、走廊相互连接,窟口以土砖垒砌,但规模没有主窟体量大。观察基本上以方形单体者居多,窟内空无一物。下层接近河床,分布浅窟龛,有造像者七窟龛。岩体风化崩塌多出,不排除有崩塌损毁的窟龛。崖壁上有桩孔和人字形帷幕。由于岩体风化,河流阻隔而不能深入近距离勘察,只能隔河用长焦观察。
三浅龛,呈尖拱形浅龛,中间浅龛内遗存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痕迹,两侧浅龛为一佛二弟子。据1989年旬邑李凇调查报告叙述“力士窟”外有“人字形”帷幕,窟口有力士造像一对,“力士窟”旁有双塔造像,我实地观察,双塔仅存塔尖,其余部分已经坍塌损毁,“力士窟”力士造像没有发现,可能风化崩塌已不存。李凇的调查报告但未对其他窟龛造像进行叙述,不知是什么原因。
四石窟,依次从左向右,一号窟呈方形,已坍塌、风化严重,观察窟左壁残存有菩萨造像一尊,正壁有坛基。二号窟左侧坍塌,正壁结痂跌坐坐佛一尊,右侧残存菩萨一尊。三号窟呈圆拱形,正壁有长方形坛基,坛基上开三个尖拱形浅龛,龛内造像风化严重模糊不清,正中浅龛坛基刻一香炉,香炉两侧各刻一蹲狮,窟内左壁浅龛刻一菩萨,右壁坍塌。四号窟稍大一些,呈圆拱形,正壁仅存风化十分严重的佛头一尊。结合李凇的调查报告和我的实地考察,从造像风格及窟形制推测石窟造像开凿大概的年代为北周至盛唐时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