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1974112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古代建筑艺术典范--汾阳太符观
(2016-12-14 15:23:58)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迹寻游之晋、冀、豫、鲁
汾阳太符观为金
(1115
年
-1234
年
)
至清代
(1644
年
-1911
年
)
建筑,始建年代不详。为道教庙宇,
座北向南,
规模宏敞,布局疏朗,场面开阔。原有两进院落,今存一进。
正殿立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前有月台,突了了正殿的位置。正殿南向为山门,配殿分列东西两侧,整个庙区面积
6420
平方米。
据《太符观创建醮檀记》记裁,金承安五年
(1200)
,在此他建醮坛,
后经明、清修
葺
,始成现状。现存昊天大帝殿为金代原构,东西配殿为明代遗物。
正殿玉皇大帝及其侍者七尊泥塑,躯体高大,形象逼真,从其塑造风格看可能是明代作品。左右配殿内悬塑满壁,表现后土圣母在文武侍从护卫下出巡的场景,造型艺术令人赞叹。其配殿大于正殿的设计,打破了庙宇建筑的惯例,实为罕见。
观内还保存有外地迁来的隋代造像碑
3
块、唐碑、唐幢各一通。
2001
年
06
月
25
日
,太符观作为金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
山门是比较少见的牌坊式山门,由并列在一起的一大两小三组牌坊组成。
七檐四柱三门,悬山造。山门外两壁镶贴三彩琉璃“二龙戏珠”团龙图案。盘曲臃肿,劲健有力。从这两条龙的造型和风格上来看,应该是明代作品。
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
前有一对明代铁铸狮子,铸于清代,西侧狮子是闭嘴的,东侧狮子是张嘴的,这与后来一般所建狮子有很大区别。
正殿为昊天玉皇上帝殿,
据《太符观创建醮檀记》记裁,金承安五年
(1200)
之前就建有此殿,应为金代中早期建筑。
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架椽,前后檐下及两山檐下均置斗拱,斗拱为五辅作双抄计心造,硕健百古朴。殿内彻上露明,梁架四缘木伏,前接乳木伏,两山檐柱头斗拱里转五辅作承托丁木伏梁,翼角斗拱里转五辅作上施抹角梁承托下平转。屋面各脊用琉璃檐,檐口呈曲线,出檐深远。建个建筑外观雄浑、飘逸,极富美感,为古代建筑艺术之范例。大殿的门钉是铁铸的,造型为奇特的金瓜状。数量是一排
10
个,“据说全国仅此一家”。
《太符观创建醮檀记》
殿内筑神台,塑玉皇大帝坐像及待臣、侍女立像,共
7
尊。塑像神态各异,特别是侍女像神态非常生动,似依真人所塑。殿内三壁满布三百六十五日值日神君
"
朝无图
"
壁画,观其风格应是明塑。
五岳殿为西配殿,建于明代,清顺治十四年(
1657
)重修。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殿内神坛之上塑五岳四渎神像,两侧山墙上方塑
"
五岳巡幸
"
和
"
四渎出行
"
悬塑。
后土圣母殿为东配殿,建于明万历年间,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柱前廊式结构,单檐悬山顶。殿内神坛及两山墙下供奉彩塑
35
尊。后壁及两山面墙上绘有
"
燕乐图
"
壁画,描绘圣母宫中生活场面。两山墙壁满布悬塑,为圣母
"
出行
"
与
"
回宫
"
场景。五岳殿与后土圣母殿内壁画、彩塑均为明清两代作品。
这座塑像名为“乳饮哺侍养幼圣母”,当地民间称之为“奶母娘娘”圣母怀抱婴儿双目直视前方,婴儿嘴衔圣母右乳,一只小手抚着左乳,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圣母的服饰也很奇特,内衣上下分开,很可能是古代的哺乳装。雕像的双腿也与其他的正坐雕塑不同,一脚轻点地面,一腿微抬,撑住怀里婴儿。可以很明显看出,雕像的脚为典型的三寸金莲。娘娘塑像都塑成小脚,可见当时妇女缠足已经非常盛行。这组塑像是我省目前保留的明代民间彩塑的上佳之作。
太符观的主要特色是它有着品位高超的建筑群体和线条优美的彩塑、悬塑和壁画。
壁画、彩塑、悬塑、碑碣包含了丰富的道教内容,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艺术作品,虽历经风雨,但仍焕发绚丽光彩。
太符观,整体外观雄浑飘逸,极富美感,为古代建筑艺术之典范。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古塔魅影之山西卦山天宁寺唐代华严经塔
后一篇:
全国唯一原址型白酒遗址--杏花村汾酒老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