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魅影之甘肃兰州市白塔山白塔

标签:
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古塔魅影 |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北,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
法雨寺也叫罗汉殿位于白塔寺南正下方,站在罗汉殿仰望,白塔寺立于数十米高的绝壁之巅,罗汉殿就建在绝壁下的一块小平台上。这里山回湾环,殿东侧有盘曲山路上通三星殿和云月寺,是东路登山的必经之地。院内,北面有高大殿宇三问,殿前伸出卷棚顶广厦。南面临崖建一排悬楼,楼下峭壁陡立。十余间悬楼环山抱崖,是休息和凭眺的理想去处。罗汉殿始建于清,系康熙五十四年(1715)兰州巡抚绰奇扩修白塔山时增建的庙宇之一。


法雨寺东侧有座高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前后,在白塔山现存的5座牌坊中有“第一”之称。琉璃筒瓦覆盖的悬山顶下,雕梁画栋,斗拱错叠,牌额正面书“凤林香袅”,背面书“秀映三台”。站在牌坊下俯视古老的凤林关,背山面河,雄峻险要,扼守通往宁夏的要道,锁黄河“天下第一桥”(镇远桥,今中山桥)北岸之东Vl。关下黄河河面宽阔,河水滔滔,关内外炊烟袅袅。水雾与山岚伴缕缕炊烟,果然是“凤林香袅”景象。这座牌坊把白塔山山麓的三台建筑群,跟山顶寺塔联缀成一体 。
从白塔寺西顺山顶逶迤西行,有峰突起,称风岭山,岭上有三官殿。三官殿始建于清康熙年问(1662--1722),殿内供尧、舜、禹三位人杰,三官殿与白塔寺东的三星殿遥遥相望。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又添建了药王殿和财神殿,为三官殿陪殿,并建起灵官楼三间,形成了以三官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群。


前一篇:百闻不如一见之西汉名将赵充国
后一篇:天下第一奇观---炳灵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