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2016-05-06 09:17:26)
标签:

历史

文化

旅游

图片

分类: 甘肃石窟

      位置: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杨坪村北侧柏林山上

年代:唐、宋、元、明、清 

级别: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号窟位于五号窟右侧 ,开凿时代不详 ,民国重修。窟龛形制:平面方形平顶窟。窟前装有木门。从窟外崖壁上有拱形门楣凿痕 ,推测原来可能有木质遮檐。造像:民国时期在窟内正中塑太上老君像 ,左、右各塑一身班神。壁画:民国时期在正壁绘背项光 ,左、右壁绘山水图 ,2平方米。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七号窟位于六号窟右侧 ,宋代开凿 ,现代重修。窟龛形制平面横长方形 圆拱顶。窟内正、左、右三壁前凿高坛基。窟门方形。窟形基本完好。造像:宋代原作 ,现代重修。正壁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左、右壁均塑一佛二菩萨;现存正壁一佛二菩萨 ,左壁佛有左侧胁侍菩萨 ,右壁佛及右侧胁侍菩萨 ,其外侧有一立佛。壁画:宋代原绘 ,大部分已残毁无存或烟熏 ,唯窟顶可辨有圆形莲花痕迹 ,右辟存一身较清晰的弟子形象。榜书题记:窟内存宣统二(1910) 年木匾 (原属药王殿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八号窟位于七号窟右侧 ,开凿时代不详 ,现代重修。窟龛形制:平面方形平顶窟。窟内依壁凿有“凹” 形低坛基。造像:现代重塑一佛二菩萨。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九号窟位于八号窟右侧 ,原建于宋 ,现代重修。窟龛形制:平面长方形 ,顶部正凿有方形覆斗。窟内正、左、右三壁设高坛基。窟口略呈方形。除顶部残损较严重外,保存基本完好。造像:原作无存 ,窟内现重塑三佛二弟子二菩萨。壁画:原绘无存 ,现重绘背项光。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十号窟位于 号窟右侧 ,开凿时代不详 ,清代重修。窟龛形制平面方形 圆拱顶小龛 龛高1.16米、宽1.13米、进深1.15米。正、左、右三壁前凿有倒 “凹” 形低坛台。左壁外侧凿一长方形洞 ,窟门方形。造像:清代在龛内塑一佛二弟子。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十一号窟位于 10 号窟右侧 ,元代开凿 ,近代重修。窟龛形制摩崖方形浅龛 龛高 2.15米、宽3.12米、深 0.15米。龛内壁面残损较为严重。造像:龛内壁面上并列凿有两座舍利塔。其中左侧塔残高 2.13m ,为叠涩式覆钵塔。右侧塔残高 2.13 ,残损严重。在该龛外左侧尚存一座舍利塔残迹。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十二号窟位于松树湾西崖山坡上部 ,又名药王殿 ,清代开凿 ,近现代重修。窟龛形制 :前殿后窟式结构。窟内正壁上部凿一平面呈横长方形的浅龛。窟外依崖建殿,窟前残存有柱础。造像:窟内塑孙思貌、吕洞宾及侍者和小鬼像。壁画:龛内正壁绘六扇隔式花卉图案 ,左壁绘药王坐堂行医及见客人的故事画。右壁绘吕洞宾仙化度故事画。榜书题记:殿内挂宣统二年(1910)供匾一块。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十三号窟位于松树湾右侧石嘴梁上方 ,又名玉皇阁 ,下邻祖师殿。开凿于明崇祯六年(1633) ,前殿民国年间重修。窟龛形制:前殿后窟式结构。窟为平面方形 ,圆顶 ,下嵌木板。窟内正壁凿浅平龛,前凿通壁高坛台,台前及左、右壁凿成倒 “凹”形低平台 ,窟前木质雕花门 ;殿为半坡顶,殿前装木门 ,外廊前檐上方有三组斗拱 ,中间为龙头 ,左右为花头。窟形完整,窟内左、右壁面泥皮部分剥落 ,殿、廊现存较好 ,民国年间进行过重修。造像 :均为明代原作 ,正壁主尊为玉皇大帝 ,左右侧各一身文神 ,左右壁后侧各一身武神。壁画:明代原绘。在窟内正壁龛内彩绘屏风样式上绘花卉 ,窟顶方格内的圆形圈内绘龙、狮、花卉等图案;左右两壁各绘两身穿宽袖长袍服饰 ,手持兵刃的神像,烟熏严重 ,部分已表面风化 ,但形象基本清晰。榜书题记 :殿内横梁上有墨书明崇祯六年(1633)建玉皇阁梁记一块。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十四号窟位于松树湾内南崖最下方 ,又名大佛殿 ,原建于唐 ,现代重修。窟龛形制 :本窟系利用天然崖面 ,在窟前重建有二层式木构阁楼。阁楼面阔三间 ,四屏式对开格扇门 ,两边各设一棂窗,室内有木梯直通二楼 ,楼上设围栏 ,雕饰有垂柱及几何纹图案。从窟内左右壁崖面残留的方形桩眼推测 ,大佛殿在历史上曾有木构建筑。造像:窟内崖面塑倚坐大佛 ,大佛胸以上部分系现代重修 ,佛高 6.13 ,低平肉髻 ,长圆脸 ,双耳垂肩 ,短颈端肩 ,挺胸敛腹 ,跣足倚坐于束腰形叠涩形方座上。左手抚左膝 ,右手施无畏印 ,内穿僧祗支 ,衣带于胸前打结 ,外穿垂领式袈裟 ,通体彩绘。在大佛肘部两侧崖面上各重塑一胁侍菩萨 ,均坐姿。壁画 :原绘无存 ,仅室内左壁下方有现代绘的云龙图案、佛座两侧绘有牡丹及卷云图案 ,多已剥蚀脱落 ,模糊不清。榜书题记:大佛右侧下方有一题记,似为西夏文。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石窟之旅-渭河流域武山石窟群(木梯寺石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