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想谈谈高房价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之亲情。
大家知道,一套几十万上百万的房子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意味着要过几十年的“房奴”生活。我所说的这个家庭,不仅是指购房者本身,还要包括他的妻子和他的父母以及他的岳父母。我所谓的“要房子还是要老妈”中的老妈,代指与购房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实际上,一套房子的背后隐藏很多无奈的力量,房子不仅是与爱情有关这么简单,还与亲情纵横交错。如果说一个购房者的父母是普通农民的话,他们为了儿子住上自己的房子,或者为了儿子有自己的房子结婚生子,不但要“砸”进去几十年的血汗收成(因为农产品现在还不值钱),还要勒紧裤腰带陪儿子再奋斗几十年。
如果说,一个购房者的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的话,他们可能为了儿女,不但把前几十年的节余拿出来无偿赞助,而且有可能把退休以后活命的退休金搭进去。轻则,这些为人父母者为了儿女的一套房子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重则,还要亲自出马发挥余热。如果儿女能力强一点,父母少受一点罪,假如儿女工作、收入不稳定的话,父母们不但夕阳不美,有可能相当凄惨。谁让儿女是父母心头的肉肉呢。
难道说儿女拿父母钱就不孝吗或者说父母赞助儿女买房就是腻爱吗?我以为此认识大大的不妥。我认为儿女们之所以向父母们伸手,或父母们主动伸手,都是无奈之举。这其中既有现实版房价愈来愈高的逼迫,央行不断加息的逼迫,也有社会风气的逼迫。这些逼迫构成了一个无形的网,把人和房子网在一起。准确地说一套房子不但捆绑了购房者自己,也捆绑了父辈们。
难道说儿女们无能或父母们富裕吗?这话问的甚是有理。从儿女一方来说,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赚钱的智慧和身体成本越来越高,有时即使付出很多收获却甚微。而且在生存的过程中,生病、失业、安全等多种危机随时随地都存在。从父母一方来说,普通工薪阶层并非富得流油,而是迫于现实的无可奈何,这个现实既有高房价的现实,也有儿女们赚钱有限必须买房的现实,更有无形力量左右的现实,譬如别人的儿女拥有豪宅大院,自己的儿女难道只能小屋遮身?
有心人为高房价总结了五大不利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社会层面的,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其一,压缩开支的物质生活,因为有相当数量的购房人房贷超过收入的50%;其二,为房所苦的精神压力,因为“蜗牛族”要拼命工作,否则有断供危险;其三,渐渐远去的爱情梦想,因为,很多年轻人因为房子而推迟结婚生子;其四,迫不得已的背井离乡,因为据说已经有近10万北京人现在河北置业;其五,让人头痛的系列问题,譬如说由于买房预支了未来的收入,那么未来的子女教育经费、父母的养老津贴、家庭成员的疾病开销等这些都是让有房一族们以后会继续头痛的难题。
我认为,这5点不但是购房者自己要面对的问题,其实购房人的父母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因为中国式的关系模式,让中国老人不可能像西方老人那样把儿女抚养至18岁就推向社会。所以我说,高房价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更让买房人觉得亏欠父母,尤其是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严重缺位的中国。因为房奴们既无能力赡养老人以尽孝道,还有可能把老人拖入房奴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