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也在投票,题目有预设立场,但是,从目前的票情来看,我是满意的。朋友,哪怕你憎恨我们,但是你决心要发言,你决心要教育你的听众,你为什么憎恨,为什么忧虑,你也要去尝试着去了解它到底说了什么。这一点,我觉得凤凰主持的劝告是恳切的。
十多年前我说:吵架,主要功用是给听众看的。
又及,4月8号凤凰“一虎一夕谈”我已经谢绝参加,但是不影响关于《中国不高兴》在这个节目的辩论。书中关于这个节目的议论和我和执行台长刘春先生的对话,并无不恭之意。
我们时代的流行口号是“让生活更精彩”,谁也不会去拒斥精彩,我理解的精彩,并非咋咋呼呼的“秀”,它存在于大量的日常性规律和稳定心理掌控的情绪节奏当中。这就是我说的“沉默的大多数”具有的品质。这些年我一直在琢磨“沉默的大多数”这个词,我个人的理解,“沉默的大多数”,并非单指人群,也不能简单理解为选票民主中暂时未显露的民意,“沉默的大多数”可能还是一个心理上的概念,如:个人内心中沉睡的感情,也许是更接近真相的感情——至少是作为落点和支架的正常感情。
一个人变得愤慨而无理的时候,他距离他个人的真相是很远的;大多数时间我们是依托正常的感情来判断事物,说白了,就是理性——虽然现在,“理性”这个词儿被上流社会的时髦人物们糟践得不成样子。
——摘自《中国不高兴》
凤凰网有关讨论页面和投票由此去
http://news.ifeng.com/opinion/topic/bugaoxi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