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分类: 独语斜阳 |
首先得让孩子自己参与,我想。
晚饭后,我把成成叫到电脑前,说希望同他一起做一个“问答游戏”。一听说做游戏,小家伙来神了。我说我问你答,唯一的规则是不准说假话。
“你喜欢春天吗?”
“喜欢”。
“喜欢春天的什么?”
他托着下巴想了想,犹豫而迟缓地说:“鸟语花香”。
我一听就知道不是他的心里话,我问他:“鸟语花香是什么?”
“不知道”,回答很干脆。
“不知道说明你不理解,不理解的东西你怎么会喜欢呢?那只是你在课堂上或别的什么地方听的一个描写春天的词语,其实你并不懂它。我问的是你春天喜欢做什么事。”
“放风筝。”同样地干脆。
“为什么喜欢放风筝?”
“喜欢它飞得又高又远。”
我一听,这是他的心里话,我觉得有眉目了。
“喜欢夏天吗?”
“喜欢。”
“喜欢在夏天做什么?”
“在广场上滑冰。”
“还有呢?”
“喜欢到富山游泳。”
确实,我和他妈妈常在夏天陪他到离家不远的向阳广场滑冰,领他到富山游泳池游泳。
“喜欢在秋天玩什么?”
“红色的枫叶,三角的,我还用铅笔在上面写过字呢”。
“冬天呢?”
“堆雪人。爸爸,你不记得上次我们两个给他用萝卜做尖尖的鼻子了?”我倒被他唤起了清晰的记忆。
“你喜欢爸爸吗?”我故意设问。
“当然喜欢,你带我到公园玩跳跳床,碰碰车,有一回差点把车子都碰翻了”,他得意地说。
“那妈妈呢?”
“喜欢”。
“什么呢?”
“妈妈带我到海南岛潜水”。
“你潜了吗?”
“潜了,不过下去一下就上来了”。
“为什么?”
“我害怕,我还哭了”。
我呵呵一笑,说这不是让你快乐的事情。
“在海南岛有没有最快乐的事呢?”
“当然有啦。玩含羞草,骑在大象背上照相。”
“含羞草怎么会是玩?不是看吗?”
“是玩。我用手一摸它,它就闭起了眼睛,我把手放开,它又睁开了眼睛,最好玩了”。哦,原来如此。
“你喜欢学校吗?”
“喜欢,喜欢操场,可以玩打弹子的游戏”。
“老师呢?”
“喜欢”。
“喜欢老师什么?”
他摸了摸脑袋瓜子,思考的样子,但半天答不上来。
我也没去追问。
最后我唱着问成成说:“你快乐吗?”
他意会的唱着回答:“我很快乐”。
我在家里常常唱着庾澄庆的《快乐颂》第一句歌词问他,他也唱着第二句回答我,这里只是往日情景的回放。
接着,我飞快地在电脑上打下我们父子问答的内容,把句子段开,就成了一首表达儿子真实心情的诗了。
《我喜欢·我快乐》
我喜欢春天
喜欢在春天里放风筝
喜欢风筝飞得又高又远
我喜欢夏天
喜欢在夏天的广场上滑冰
喜欢在富山游泳池游泳
我喜欢秋天
喜欢秋天的三角枫叶
喜欢在红色的枫叶上用铅笔写字
我喜欢冬天
喜欢在冬天堆雪人
喜欢用萝卜给它做尖尖的鼻子
我喜欢爸爸
喜欢爸爸带我到公园玩跳跳床
喜欢爸爸带我到公园玩碰碰车
我喜欢妈妈
喜欢妈妈带我到海南岛玩含羞草
喜欢妈妈带我骑在大象背上照相
我喜欢学校
喜欢学校的操场
喜欢在操场上玩打弹子的游戏
还有老鹰捉小鸡
你快乐吗?
我很快乐
我是快乐的儿童
我是快乐的小学生
我把它交给成成,他照着稿子高声朗诵了一遍,奇怪地问我:“这就是诗?”
“这里都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他高兴地告诉我。
“说你最想说的就是诗”,我也毫不犹豫地说。
“哦!我也会写诗咯,我也会写诗咯……”儿子兴奋得一路蹦蹦跳跳地跑到他妈妈那分享快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