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折节读书 |
分类: 独语斜阳 |
很拖沓的一部传记,结构和语言过于重复,引用的文字过多,作者的洞见和思考偏少,正如老先生在《序》中所说:“这本书的写法,和我从前写《张居正大传》时一样,尽量引用作者的原著,因为传主关于自己的叙述,总是比较可靠一些”,然而这个出发点却构成了作品病症的起因。
2、《坟》(鲁迅)
说话说到有人厌恶,比起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题记》)
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路粹引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娜拉走了后怎样》)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灯下漫笔》)
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且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论睁了眼看》)
3、《突围者的冲刺》(余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