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好]值得部分抄录的《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下)

(2009-03-30 01:12:51)
标签:

文化

分类: 传媒学习实践——系统进行中

本部分为下

 

“日常生活审美化”……如费瑟斯通所描述的:“在这个审美化的商品世界中,百货商场、商业广场、有轨电车、火车、街道、林立的建筑物及所有陈列的商品。还有那些穿梭于这些空间中的熙攘人群,都换起了人们如今半数已被遗忘的梦想,有如来往人群的好奇与记忆,经常受到来自与背景分离的、变化的景象所刺激,并通过解读那些物品外表所散发的气息,产生了某些神秘的联想。就这样,大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并且,为生产一种具有新的审美情趣的城市景观,在广告、市场营销、工业设计和商业展览等领域中,各种职业也一直在不断地扩张。在二十世纪,照片影像的激增,大众传媒的增加,充分证实了本雅明所谈到的这些趋势。”……

……“日常生活审美化”似乎已经作为一道与经典美学断裂的巨壑深垒,把绵延而来的美学山脉挡在遥远的对岸……

……传媒与生活、传媒与艺术、生活与艺术,这三者的关系真是无法用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

……而传媒艺术由电子技术所制作的全新图像及其编辑合成方式,带来了人的感官上的审美革命,这是与传统艺术的绝大不同。通过对传媒艺术审美属性的内在了解,而建构新的审美活动理论,这是美学可能突围的方向。

(作者写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