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质时代》系列报道策划第五期
主办单位:昆明市社会科学院
主办媒体:云南信息报社
协办媒体:《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南都周刊》《风尚周刊》、网易、奥一网、云南信息报网
监制:谭智良 王雷
策划:姚炳 徐军舰 张晓青
统筹:张晓青
慢节奏生活高效率工作
采写:本报记者 李婧 摄影:本报记者 龚垠卿
人物简介
王志中 云南华美美莱美容医院营销总监
王志中不是昆明人,但6年的昆明生活让他对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个在总监与“宅男”角色之间自然转换的而立男子,把个人博客当名片。他给品质昆明设计的名片是:和谐、开放、高效、慢节奏。
一座城市的品质,不管是先天的优势还是后天的营造,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到幸福。这就好比美容整形一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变美而开心。王志中认为,提升昆明的品质生活在于享受先天的,创造后天的。
爱美是一种品质的追求
云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变得多样化,您觉得美容跟生活品质有联系吗?为什么?
王志中:人都是关注美的。古代人们用树叶遮体,但更愿意用豹皮,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豹皮更美。获得美的方式有多样,整形美容不过是选择医学手段而已。选择整形美容也是各有各的需求,或为掩饰瑕疵,或为工作,或者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不管怎么样,爱美是追求品质生活的一种表现。所以整形美容与品质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云信:您觉得昆明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您是否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王志中:昆明的生活方式最明显的是休闲、舒适,我想大家都会喜欢这样的生活。当然我觉得昆明有它自己的城市精神:和谐、开放、慢生活。和谐是生活方面的,开放是这个城市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慢生活当然就是在先天的气候环境下悠然自得了。
品质的关键词是快乐
云信:有人说品质生活就是“富、贵、雅”,分别代表金钱、地位和内涵;而又有人说单纯的金钱、名利并不代表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您心中的“品质生活”是什么样的?
王志中:我会把“品质”拆开来看。“品”主要代表了好的品性、品位。“品质生活”的概念在先前是并不明显的,当物质发展起来之后,或许精神开始缺乏,快乐指数在下降,所以就该丰富精神领域。但是就现实来看,物质在提升品质生活方面还是占一半的作用的。不过这又跟个人的心理需求有关。比如喝杯白开水和喝杯可乐哪个更有品质?这就要看个人如何理解。但是最终,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有品质关键在于他是否感到快乐。而这种品质又取决于能否积极引导他人,推动社会进步。缺一样都不算品质。
云信:和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您觉得昆明的品质生活程度高不高?
王志中:我觉得昆明的品质程度还算是很高的,虽然是个边陲城市,但是后来者居上。能快速融入外来的新观念,快速转换,原动力和爆发力都很强。
“六个空间”提升品质生活
云信:如果请您给昆明的生活方式和品质打个分,您会打多少?
王志中:我打85分。从天然因素来说,昆明的民族、气候都是外界人羡慕的。尽管是座小城市,但是这里的生活同样很方便。尤其是“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很好打发,有很多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不足的就是昆明的年轻人不够活力,保守,创新方面还有欠缺。
云信:在打造“品质春城”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志中:我觉得一个城市要保证品质,从硬件上应该创造“六个空间”:生活空间、工作空间、教育空间、医疗空间、娱乐空间和购物空间。在娱乐和购物上,我觉得昆明很棒了;生活空间除了交通,我想总体也是不错的;工作空间就是要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空间除了延伸中低等教育,也要延伸高端教育;医疗空间更是关乎民生的,良好的医疗能够增加这座城市人的安全感。
从“软品质”上来说,政府努力让市民享受这“六个空间”的宽阔,由生活空间转化成功能空间,这种转化的成本低,效果好,让市民无障碍地享受这种便捷,慢节奏地生活,高效率地工作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了。所以政府应该大力关注最贴近百姓的民生工程,提升产业空间,为这个城市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有事业,有服务,用好的服务来提升生活品质。
加载中,请稍候......